Ⅰ 求一个近代历史剧本

历史课本剧《甲午中日战争》 旁白:19世纪末,经过了明治维新的日本,国力大盛。为了解决国内各种复杂的矛盾,侵略成性的日本统治集团把魔爪伸向了他昔日的老师——中国。发动了一场旨在侵吞土地,掠夺财富的罪恶战争…… 第一幕:求和基调 人物:李鸿章 慈禧太后 左宝贵 叶志超等人 地点:坤宁宫西暖阁 时间:1894年夏 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吃紧,海军衙门上来奏折,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 慈禧: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 李鸿章:是,可前一时期,各国赔款刚付清,所以国库紧张万分,海军大臣恳请……恳请…… (李鸿章犹犹豫豫,吞吞吐吐,面带难色) 慈禧:恳请什么呀? 李鸿章:恳请太后把办60大寿庆典维修颐和园的费用暂时移挪一用? 慈禧:什么?(把眯着的双眼猛的睁开)要挪掉这笔银子!哼!(站起,来回渡步,后背对李鸿章站定)我好不容易办个寿宴,现在竟打起我的主意来了!告诉他们不可能,今天谁让我不高兴,我以后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满面怒容)与日本之战,能和则和,我可不要到时让我没了好兴致! 李鸿章:是,太后,臣一定照办!(缓缓退出)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议事厅) 李鸿章:各位将军,中日虽然交战,但是,仍然要以和为贵,国际友人正在帮我们调停,能不战最好不战。当前我方,应先定守局,再图进取,更何况过些时日老佛爷就要搞“万寿庆典”。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可不要坏了她老人家的好兴致啊! 左宝贵 叶志超等人:是,中堂大人!(齐声) 第二幕:平壤失守 人物:左宝贵 叶志超 士兵甲 地点:朝鲜平壤城 时间:1894年夏 (墙外枪炮声骤紧,喊杀声震天) 士兵甲:左将军,日军已分多路围我平壤城,形势危急! 左宝贵:来,随我上城墙应敌。(急忙出营) (城墙上死尸累累,已有多处被炮弹击中) 左宝贵:各部听令,集中火力,向日军开炮!……啊!开炮!……啊!(做痛苦状,牺牲倒下,鲜血染红了城墙砖) 士兵甲:左将军,左将军……(失声痛哭) 士兵甲:(跑向叶志超营)叶将军,左将军他……他……他……他牺牲了!(痛苦流泪) 叶志超:啊!看来,此城已守不住了!来啊!我们从后城门撤退! 旁白:叶志超一路狂奔,夜行500里;一直逃到鸭绿江边,方才敢喘一口大气,无怪乎,当时老百姓传“文官三只手,武官四只脚,四脚 脱如飞,还恐被捉了”。 第三幕:黄海受制 人物:丁汝昌 邓世昌 士兵乙 李鸿章 地点:黄海海面 士兵乙:报告提督大人,我军前方遭遇日舰袭击。 丁汝昌:好,传令下去,准备迎战! 旁白:激战中,致远号被击中且已弹尽粮绝,船体发生倾斜。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中弹了! 邓世昌:还击!狠狠的打! 士兵乙:邓大人,我们已经没有炮弹了! 邓世昌:什么!没有炮弹了?!(神情怒视着日本的吉野舰)好!那我们就与他们同归于尽!传令下去,全力加速,目标吉野舰!(双手做转盘状) 士兵乙:(眼含热泪,但神情坚毅)是!大人! 旁白:就在致远舰冲向敌舰的时候,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240余名士兵与舰同沉大海! (天津北洋大臣衙门) 丁汝昌:中堂大人,我军致远号和经远号都被击沉(声音低沉),但日舰队也受到重创,我请求下令北洋其余舰只一起迎敌。 李鸿章:不可!我军已是伤亡惨重,应好好休整,我命令你将北洋舰队开入威海卫,不许出海迎敌,如违令出战,虽胜亦罪! 丁汝昌:是(很委屈的样子,摇摇头做无可奈何状,退出) 旁白:就这样,因为李鸿章的避战自保方针,使的日本轻松获得了黄海制海权。以至这支号称亚洲最强的北洋舰队在后来的威海卫之战中全军覆没! 第四幕:屈签条约 旁白:威海一战北洋海军损失殆尽,日本军队直指京津,清政府慌忙派出李鸿章以头等全权大臣的身份赴日本马关乞和。 人物:李鸿章 伊藤博文 时间:1895年4月 地点;日本马关春帆楼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出示一份早已拟好的包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万万两,割占台湾岛等共11条的条款文本,示意李鸿章签字,李鸿章看后大惊失色。) 李:请允许鄙人略述己见。首先,赔款二万万两,数额过巨,实非今日我国所能承担。能否再减轻? 伊:如既已言明,本备忘录是在尽量予以减轻而后所拟定,实无再减之余地,尚乞谅解。今后如战争继续,赔款数额将不止于此。 李:如我方第一次复文中所详述,核计贵国开销之数,远不及二万万两。今提出如此苛刻条件,以我国一国之力,无论如何亦难负担如此巨款,必借洋债。洋债为数既多,本息甚巨,中国实无偿还此等债务之财源。 伊:鄙人不敢遽然赞同阁下之说。贵国土地富饶,人民众多,富源广大无比。 李:即使我国富源广大,但尚未开发,毫无办法。 伊:贵国人多,超过四亿,比我国人口多出十倍,如欲开发富源,实轻而易举。 李:虽国大人多,无人杰可奈何! 伊:国步艰难之际,英雄辈出,至执掌国政者亦有之。即可用以开源。 李:(微笑)愿向我国进建议,礼聘阁下为鄙国宰相如何? 伊:(亦微笑)鄙人一身已献给我国天皇。如蒙陛下恩准,不拘何时,亦不拒绝为贵国竭尽微力。 李:今日我国实困难至极,希阁下给以充份同情与体谅。纵令现在得以订立讲和条约,赔款金额如此巨大,将立即为世人所知晓。外国之资本家将乘我国困难之机,贪图非常之高利,彼时,我国必将陷入更加困难之境地。 伊:关于此事,以鄙人之地位不能进行任何谈论。 李:当然。但另方面,若订约即不可更变,否则我国将成为不履行条约之背约行为,必将再惹贵国以背约作为再开战端之理由。故在尚未发生此种不幸之前,不能不再乞阁下减轻所提条件。切望阁下斟酌我国情形,再加以考虑。 伊:条约一旦缔结,贵国则不能不认真履行。如贵国背约,我方不得已而将再次诉诸武力,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李:正因为如此,鄙人才不得不再请求阁下采取宽大措施,使条件减至今日我国可能履行之程度。 伊:此备忘录之条件,已充份体谅贵国情形,在可能减轻之限度内,业已减轻,因此不能允许再减轻分毫。时至今日,但有允与不允两句话而矣! 李:贵国为战胜者,我国为战败者。战胜者之要求,无论何等条件,败者亦必服从。但以如此苛刻条件指令我国,终非我国所能忍受。 伊:如此,即当遣兵至台湾。我一声令下,即将有六七十艘运输船,搭乘增援之大军,陆续开往开战之地,到时恐北京之危实也不堪设想矣! 李:台地瘴气甚大,从前日兵在台,伤亡甚多。台民大都吸食鸦片烟,以避瘴气。怕贵军不能持久。 伊:但看我日后据台,必禁鸦片。 李:台民吸烟,由来久矣。 伊:鸦片未出,台湾已有居民。倭国鸦片进口,禁令甚严,故无吸烟之人。 李: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呢? 伊:还没咽下去,饿的厉害!(李默然,遂持笔签字) (谈判结束,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握手告别,再次请求将赔款大幅减少。伊藤摇头) 伊:送君一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笑看李反应,李面露难色) 李:鄙人对:“天无度,地无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伊大笑,遂散。) 旁白: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举国哗然,纷纷反对割地议和。台湾人民高呼:“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此后,台湾人民展开了英勇卓绝的反割台斗争,直至台湾光复! 演出结束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点赞,您的点赞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Ⅱ 近代史的课堂短剧

要以近代史为背景,就必须清楚,中国近代史的最主要的矛盾,只要抓住了这条线我相信你们会做的很棒的

Ⅲ 中国近代的著名话剧有哪些

中国话剧走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在其百年华诞之际,全国话剧人举办了多项纪念活动,31台近年新创优秀剧目在北京竞相登台,32台话剧经典剧目在全国巡演。话剧人期盼曾在中国历史上起到重要作用、一度风靡天下并成为全国性大剧种的话剧,能够在沉寂已久之后重振雄风。

回首百年,话剧的辉煌与成就已成追忆,由于以电视为首的大众媒体和全社会泛娱乐化的强势挑战,话剧出现了剧本难觅、观众锐减、剧团萎缩的趋势,部分话剧院团名存实亡,景象堪忧。进入新世纪,这一困境,就全国整体而言,未有根本的扭转。因此,当话剧跨越百年之际,寻求话剧摆脱困境继续发展之路成了最现实最重要的课题。

曾创作出优秀话剧《父亲》、《矸子山的男人女人》的剧作家李宝群说,当代戏剧文学正处于一种“要上上不去,要下下不来”的窘迫境地。所谓“上不去”是指当下的戏剧文学尚不能达到世界一流文本的水平,较之国外同时期的《纪念碑》、《青春禁忌游戏》、《哥本哈根》、《怀疑》等优秀之作,我们的剧作在深度反映所处的时代生活、反映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方面有着明显的差距,说明有功力的剧作家寥寥可数。所谓“下不来”,是指剧作家已经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容易“小富即安”了,不能下到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去,不能沉潜到生活的最深处、最深层去体察人心人性人情,满足于小的成功,满足于用已有的积累、才华、经验去闭门造车。不少原创剧作都显小家子气,单薄、肤浅、急功近利,不深刻不厚实,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对生活、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性的生命体验,不能真正打动人心震撼人心。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也有自己的剧场,并且根据剧目多元化的理念,能够适应不同演出市场的需要。近几年,《商鞅》、《正红旗下》、《艺术》、《长恨歌》等剧以较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准得到评论界与观众的共同肯定,剧院在这些剧目的资金保障与人员配备上都调集了最大的力量,保证了剧院的艺术声誉

Ⅳ 求历史短剧剧本,5到10分钟

历史短剧《大瓜分》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演员:英、俄、美公使各一人,清朝官员一人
剧 情:
(墙上挂着一幅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清王朝时期的地图。英、俄公使正虎视耽耽的盯着地图。比划着、争论不休。一清朝官员垂手站在一边,满脸堆笑.唯唯诺诺)
英公使:(双手拢抱整个地图)我们大英帝国工业发达、实力雄厚,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这块肉应该属于我们。
俄公使:(上前,双手环绕着北部的大半个中国):NO,这本来就是我们的疆土,我们建立强大的俄罗斯帝的计划一直没改变。
(二人争论不休,不分高低。清官员上前)
清官员:(拱手)二位大爷,别争了。我提个建议,掰手腕分胜负如何?
(英俄公使停止争论,不屑地瞅着清官员,略一思索)
英俄公使:行,你当裁判。
(英俄公使二人开始掰手腕.憋足了劲.脸红脖子粗.清官员则在一边喊“加油”,到底是俄罗斯人强悍,掰倒了绅士风度的英公使)
清官员:(高喊)俄大人胜。
英公使:(愤怒)你算什么东西!滚一边去!
(清官员诚惶诚恐地退下)
俄公使:(拍英公使的肩膀):伙计,别生气。来,我们好好谈谈。(指地图)我们俄罗斯帝国自古以来是为了扩大版图的,所以我们需要临近的领土。(用笔画地图)看,我们需要长城以北地区,剩下的归你,怎么样?
英公使:(满足)好,我们签约。长城以北归你,长江流域归我,其他地方归法俄德日他们吧,我们不争了。不过,有个条件:你国不在长江流域为你国和你的臣民谋求任何利益,我国也不在长城以北谋求任何权益,如何?
俄公使:好。
(二人一拍即合,在地图上画出自己的“势力范围”。举杯庆贺。这时,一美国佬风尘仆仆的闯入。)
美国佬:我的呢?我的肉呢?
(英俄公使相似而笑.指指地图)
美国佬:(扑到地图前)分完了。唉,来晚了,打败了西班牙,夺取了菲律宾,却错过了这块肥肉。(转向英俄)二位,我们商量一下,我提个建议:‘门户开放’。
(英俄公使面面相觑)
美国佬:就是说实行“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简单的说在各国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和租借地内,他国享有同等的权利。二位意下如何?
(英俄低语)
英公使:这个家伙工业发展迅猛,总产值已超过我们,势力雄厚,不能把它惹急了,答应他吧,我们也不吃亏。
(俄公使点头)
英俄公使:好吧!
(三人击掌。达成共识)
英俄美:(齐答)这块肥肉太容易吃了!

Ⅳ 历史短剧剧本

主要角色: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由四位男生担纲)
甲乙青年各一(男、女同学各一饰)
画外音(一女生朗诵)
参加聚会的青年朋友(全体同学饰)
开场白:(老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举行一个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座谈会的主题就是“新文化运动”。为此,老师特地给同学们请来了几位最尊贵的客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光临。
幕启:
(扮演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的四位同学上场,全体同学起立鼓掌欢迎)
陈、李、胡、鲁:(站成一排,面向全体同学,以手抚胸,鞠躬施礼)各位青年朋友,大家好!
陈独秀:(上前一步)我是陈独秀,《青年杂志》也叫《新青年》就是我创办的。请各位记住我的大名,谢谢!
李大钊:我叫李大钊,欢迎各位青年朋友光临本次聚会。本人由于宣传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后来被北洋军阀政府杀害,但我永远和大家在一起。
胡适:鄙人姓胡,单名一个“适”字,酷爱文学。新文学形式改革的初步设想就是我提出来的。 鲁迅:我嘛,原名周树人,笔名叫鲁迅,人称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中国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之一。
李大钊:哈哈,今天我们大家难得一聚,咱们还是讨论讨论新文化运动进行的情况吧。来,各位请坐下谈。
陈、胡、鲁:这个话题甚好!
(全体落座)
鲁迅:独秀先生,您德高望重,见识广博,论谈精辟。还是您先谈吧。您可是我们新文化运动的泰山北斗啊。
李、胡:对、对,树人兄说得是。
陈独秀:好,那我就不谦让了。现在呀,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我们几个青年凭空造出来的,各位听说了没有?
李大钊:听说了,真是荒诞之至!
胡适:我也有所耳闻,这种说法实在是对国家大事无知的表现!
鲁迅:(举起右手,食指上指,略带气愤的)我看,这是某些人别有用心,想破坏我们新文化运动向前发展的谬论!
陈独秀:我看,咱们有必要在民众当中澄清一下这个问题。今天,在我们面前坐了这么多热心新文化运动的青年朋友,我想请他们一起来讨论关于新文化运动到底是怎样发生的,怎么样?(面向其他三位)
李、胡、鲁:好!
陈独秀:(站起来,面向全体同学,拱手作礼)各位同道,(双手摊开)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吧。只有这样,某些人的信口开河才能不攻自破。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一段和这一段下面的蓝框字。(坐下)
(全体同学朗读、完毕)
胡适:(站起身,面向全体同学)现在,我们已经明白了新文化运动并非是我们几个人凭空造出来的,那么,现在我要问大家:开展新文化运动有没有必要呢?(全体同学回答:非常有必要!)好,现在我来考考大家,你们当中有谁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什么?
青年甲:(举手回答)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陈独秀先生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的诞生。)
胡适:非常正确!(落座)
李大钊:(站起身,面向全体同学)各位青年朋友,新文化运动举起了“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向着封建专制进行冲击,可是,你们知道“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吗?
(全体同学回答:知道,就是“民主”和“科学”)好!回答得太好了!那么,再过几十上百年,“民主”和“科学”会不会过时呢?(全体同学齐答:不会!)对,我想。在那样一个新的年代,新的世纪,人们的生活会更离不开“民主”和“科学”了!(落座)
鲁迅:(站起身来,高举拳头)对,我们要继续高举“民主”和“科学”这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我们的主要阵地,向尊孔复古的逆流猛烈开火,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更加富有生气的思想解放潮流!(落座)
陈独秀:(站起身)现在,我提议:让我们在场的所有同道人士全体起立高举起我们的右拳,庄严宣誓我们新文化运动的主旨。来,全体起立(全体同学起立)
陈独秀:“我们宣誓:(全体同学:我们宣誓)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全体同学: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全体同学: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全体同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全体同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请大家坐下(落座)。
胡适:(面向李大钊)大钊先生,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的国民性,独秀先生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民主”和“科学”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您还有什么新的见解?
李大钊:我最近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孔子与宪法》的文章。我特别指出:“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揭露袁世凯将孔教载入宪法,是“专制复活之先声”。适之先生,你最近又有什么大作问世?
胡适:谈不上什么大作,只是一点心得而已。大钊兄,小弟我刚刚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另外,为了推动新文学的大力发展,我很快将推出我的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我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而且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大家觉得如何?
李大钊:为了新文学的发展,适之先生可谓用心良苦啊!
胡适:您过奖了,大钊兄。
陈独秀:不,大钊兄所言极是。
鲁迅:适之兄,恕我直言,鄙人以为,你的主张,好倒是好,但是改良色彩未免太重了点儿,缺乏彻底的革命性.我最近在《新青年》上发表的是一篇白话小说,题目是《狂人日记》,我的创作意图是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用“吃人”二字全可概括,号召人们起来推翻那黑漆漆的吃人社会。
李大钊:不错!我看了这篇小说。这是树人兄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这篇小说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这简直就是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嘛,哈哈....各位青年朋友,我建议未看过这篇小说的赶快看一看。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哟!
青年乙:我想请教李大钊先生,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直指孔教,您刚才也强调”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但我不太明白的是被称作中国圣人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为什么会成为包括窃国大盗袁世凯在内的历代专制帝王的护符呢?
李大钊:这个问题提得好哇!我想它可能代表了在座的许多青年朋友的思考。客观的讲,孔子对中国的思想发展和教育发展是有重要贡献的,但是他的思想体系中有很多的封建糟粕。比如什么(边讲边站起身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三纲五常”之类的儒家伦理学说。“三纲”是指(继续书写)“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者绝对服从于君、父、夫,不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五常”指(继续书写)“仁、义、礼、智、信”,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关系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封建专制式的。因此“三纲五常“被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所推崇,并被当作压制和摧残民主、自由,对人民进行愚化、奴化教育的工具。为实现独裁和专制的袁世凯当然也不例外。所以我说“孔子是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青年乙:谢谢先生赐教。
陈独秀:各位同道朋友,现在,俄国工人阶级发动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这对我们中国的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来说真是新世纪的曙光,我们要抓住这一大好时机,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大力促进我们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大家以为如何?(全体同学:好、很好!)
李大钊:哈哈,我正在撰写宣传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文章《庶民的胜利》,我还要写一篇《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这两篇论文是姊妹篇。我要高声颂扬十月革命,大力宣传十月革命。(激动得站起身,来回踱步)我要说(高声朗诵)“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部分同学插言:说得好,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陈独秀,鲁迅也站起身)
陈独秀:听说大钊先生要在北京创办革命刊物《每周评论》,这真是好极了!算我一份。这样我们南有《新青年》,北有《每周评论》,南北呼应,东西辐射,不仅扩大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而且一定会鼓动更多中国的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中国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紧握李大钊的手)
鲁迅:(上前一步,搭右手于陈李二人握着的手上)愿我们能够如愿以偿的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使命!
胡适:(站起身,右手握拳于右肩右前方)对,还有我们的文学革命!
(定型)
(全体同学热烈鼓掌)
画外音:(一女生高声地有感情朗诵)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第二,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全体同学:(起立朗诵)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当学习和继承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们那种勇于探索新思想和超前学习的精神,将民主和科学的两面大旗举得更高更高!我们作为未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参与者,应当学习和继承他们那种敏锐的政治眼光、为维护祖国的进步,积极创造新事物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将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大国家!
──剧终

Ⅵ 中国近现代史话剧剧本

《万水千山》。

Ⅶ 求中国近代史剧本

中国近代史剧本?
等我想想
你可以看一下甲午中日战争只前中国统治者的对话
我只能帮你这个了
剧本太难写了
你可以上网看看有没有
我可以肯定的讲~
这没人会写了
除非你自己写

Ⅷ 急求一个近代历史短剧剧本,5到15分钟就可以了,要求积极向上的,分数我尽量多给,在线等。

只要跟中国近代有关的,剧本最好,不过你要认真写,这个不能直接给你.

Ⅸ 求中国近现代史剧本,急需!!

剧名《内战烽火》

短剧成员:A周恩来B朱德C毛泽东D王若飞
E蒋介石F陶希圣G陈立夫H张群。

(旁白)1945年8月10日,日本政府向苏、美、英、中四国政府发出乞降照会。当日晚,日本乞降的电讯传到中国,国共两党的大本营重庆和延安等地立刻沸腾起来。蒋介石收到这一消息后,连夜召开军事干部会议,并于第二天紧急致电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

情境一:扶蒋反共
(旁白)1945年8月11日
(蒋)我刚刚已紧急致电朱德:国民政府对于日军的俘虏、缴获的枪械和收复的失地,均已作出统筹安排,共党集团军原地驻防待命,不得擅自行动!
(朱)简直欺人太甚!打鬼子的时候,老蒋带兵藏着掖着,躲在大西北大西南,现在打赢了就连忙跳出来,美国佬还弄些飞机把国民党军队从后方运到前线来,这是啥子意思嘛!
(毛)老蒋是不会和我们平分胜利的,至于美国,我看他们只是不想我们共产党控制中国,老蒋听他的话嘛,长远来看,他们跟老蒋合作,可比自己动手打我们要划算的多!
(陈)现在,我党海、陆、空三军正在接受美军的特训,他们提供的武器装备和经济援助也陆续到位了。远东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还向日本政府和在华日军下令,只能向蒋介石投降,不准向中共领导的部队缴械,我们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罗!
(旁白)请思考:情境一点明了美国的什么对华政策?蒋介石又筹划着什么阴谋呢?

情境二:邀共“和谈”
(旁白)1945年8月,国民党陪都重庆
(陈)共党军队在解放区,我军飞过去接手地盘怕是不容易,时间上也来不及。
(陶)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打硬仗是不可避免的了,只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不如叫共党来渝谈判,拖一拖也是好的。
(蒋)不错,我们给毛泽东去份电报,就这样拟订: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陈)就怕老毛没这个胆量来,重庆到底是我们的地盘,到了这里就是我们说了算勒!
(陶)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共产党如果拒绝和谈,那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说的好,接下来,你们再把电报在报刊、广播中大肆宣传,向社会充分表达一下我们和谈的“诚意”!
(旁白)请思考:蒋介石为什么要坚持发动内战?既然内战方针已定,又为什么要电邀毛泽东赴渝和谈?

情境三:假戏真唱
(旁白)1945年8月,陕北延安
(周)大大,这里有两份急电,一份是我地下党窃获的情报,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积极支持下,正把大批军队从大西北、大西南运往东北、华北、华中各地,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另一份是蒋委员长给我党中央发来的急电。
(毛,接过电报)看来,蒋委员长再也坐不住了。
(朱):我坚决不同意,这分明是一个“鸿门宴”嘛!老蒋哪里会诚实守信哦,张学良就是个前车之鉴,送他回南京就被扣留了,这次去,谁能担保蒋介石不会故技重施呢?
(周):不去吗?那怎么向全国人民和社会舆论作解释?而且,不去的话,就正中老蒋的下怀,国民党就会把蓄意制造内战,不愿和谈的罪名强加在我们共产党头上。
(朱):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既然一定要去,我们就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毛):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民主、和平,这是大势所趋。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为了更好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为了唤醒广大人民,我毛泽东愿冒这个险。
(旁白)请思考:毛泽东为什么要冒着风险亲赴这场“鸿门宴”?

我自己查找资料改编的,我用过觉得效果还挺好的,不过对学生的表演要求挺高的。

Ⅹ 中国近现代历史剧剧本

以中国近现代史为题材的历史剧很多哦 可以分很多类型的 比如《红岩》这就是革命题材的 又或者《茶馆》老舍写的描写民国老北京下层民众的生活 我们曾经搞过一个的是《雷雨》 当然这些都是近代的 如果想演现代的 那推荐你《冰山上的来客》剧本很好 你可以去网上搜一下 还有《血色浪漫》反应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年轻人对未来的认识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