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给我一些日本狂言剧的剧本

原作:莎士比亚《错误的喜剧
改编:高桥康也
演出:野村万斋
出演:(重新更新了一下)

白草の直介(商人)------------------------------------------------------野村万作
薮右卫门(黒草の祈祷师)、庵主お恵美(黒草の国の尼寺の庵主・実际は白草の直介の妻)--------------野村万之介
黒草の太郎冠者(兄) 白草の太郎冠者(弟)----------------------------------------------------野村万斎
黒草の石之介(兄)白草の石之介(弟)-------------------------------------------------------石田幸雄
お熊(黒草の石之介の妻)----------------------------------------------深田博治
お菊(お熊の妹)----------------------------------------------------------高野和宪
金次郎(黒草の金细工师)----------------------------------------------月崎晴夫
领主(黒草の国の国主)-------------------------------------------------石田淡朗
使いの者------------------------------------------------------------------竹山悠树
警吏------------------------------------------------------------------------破石晋照
警吏------------------------------------------------------------------------时田光洋
お力(黒草石之介の家の料理女)------------------------------------小美浓利明(客演)
後见------------------------------------------------------------------------小川七作、野村良作
囃子方(囃子:乐队)
笛----------------------------------------------------------------------- 松田弘之

太鼓-------------------------------------------------------------------------桜井均

『贰』 论狂言与歌舞伎的区别 越详细越好

狂言(日语:きょうげん),是日本戏剧的一个流派。它与能剧一道,从猿乐衍化发展而回来答,狂言与能剧同属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之一。

狂言一般穿插在能剧之间表演。与能剧的不同,狂言是一种内容简单而即兴的喜剧。在语言方面狂言大量运用民间的俚语。而内容上则一般取材于民间题材,并运用讽刺的手法尖锐的抨击了武士或者贵族。也正因为如此,狂言比起能剧更受到平民们的欢迎,渐渐发展成一种最为典型的民间艺术形式。

狂言在起源初期并没有剧本,在后来的漫长发展过程中,渐渐出现了用文字记载的狂言剧本。现今保存下的剧本有260多个。

表演狂言的演员被称作狂言师。在现代,比较著名的狂言师有野村万斋。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无形文化财,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歌舞伎的特征是布景精致、舞台机关复杂,演员服装与化妆华丽,且演员清一色为男性。

『叁』 日本的能与狂言是怎样的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上的岛国,与中国,朝鲜和俄罗斯隔海相望。在世界戏剧史上,日本的戏剧以其独有的形态和风格,显示着与其他东方民族迥然有别的艺术特性。

像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日本的古代歌舞也比较发达,在春秋时节男女择偶婚配之际,或丰收庆典的时刻,人们往往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庆贺一番。这种集体性的舞蹈表演,叫作“歌垣”,流传至今,绵延不断。

日本与中国的交往,从汉代已经开始,唐朝以后,两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日本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模仿、借鉴的痕迹十分明显。中国的《兰陵王》《踏摇娘》《醉胡》以及木偶戏等,对日本舞乐的发展无疑起到了推动作用。此外,古代朝鲜,印度的歌舞艺术也相继传入日本,大约7世纪的时候,专职的俳优在日本的宫廷和豪门中已十分多见。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45年,在皇帝议事厅太极殿中,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一伙人,意欲发动宫廷政变,夺取苏我入鹿的大权。由于苏我入鹿为人多疑,昼夜持剑,戒备森严,因此中大兄便唆使俳优,利用表演之机,欺骗苏我入鹿,巧妙地解除他的武装,然后,乘其不备,将其杀死,迫使皇极天皇退了位。

关于日本戏剧的起源,史书记载较晚,但是,它显然与宗教仪式有关。相传,在平城天皇大同三年(公元808年)2月,在一个叫猿泽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洞穴,洞穴里黑烟缭绕,蔓延乡里。黑烟所经之处,人们受其荼毒,疾病缠身,感到十分恐怖。他们请来卜者占卜求救,卜者说,这是一股来自冥地的阴火,若不及时消除,民众定会遭此劫难。于是在卜者的主持下,人们汇聚在洞穴之侧,堆积柴草,燃起浓烟,实施法术,解除灾难。果然黑烟消逝,百病消除。人们庆祝驱魔成功,便在寺院的草地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种舞蹈被称为”薪之能”。

在日本语言当中,戏剧一词被写作“芝居”。“芝”,是草地的意思,而“居”是存在的意思,这说明,日本最初的戏剧不是演出于舞台上,而是演出于草地上。受中国盛唐以后流行的佛教文化影响,日本的神教开始盛行,武士阶级大兴土木。广为修建寺院、神社,并定期举行宗教活动和民间祭祀活动,于是,在宗教仪式的氛围中,戏剧借助寺院、神社的场所,渐渐显出了雏形。

在接受外来影响的过程中,日本戏剧逐渐摆脱照搬、模仿的窠臼,建立起表现着自己民族审美情趣的戏剧样式。在戏剧的初期发展阶段,主要有延年、田乐和猿乐几种演剧形式。

延年,又称遐令延年或延年舞曲,据说是一位佛教高僧慈觉大师从中国唐朝学到的,延年的演出主要是在宗教仪式之后,令人们以遣余兴。这种表演在平安(公元9~12世纪)中期已经出现,镰仓时代(公元12~14世纪)盛行一时。演出一般在寺院的草地上进行,由僧侣和小童充当演员。就其表现内容而言,是比较丰富的,乐曲种类也比较多,有为贵族阶层所欣赏的雅乐,如舞乐,神乐、催马乐、朗咏、时调等,也有在庶民阶层流行的“风流”和“连事”等。在“风流”与“连事”的演出中,已经露出了戏剧的端倪,其演出内容大致分为4个部分:第一,序,由演员自报家门并言明大致剧情;第二,问答,装扮成剧中人的演员上场,进入角色,展开情节;第三神灵仙怪出现,宣讲宗教教义;第四,结束性歌舞或演说场面。“风流”与“连事”中的故事,许多来自中国民间传说,如《周武王船入白鱼事》《苏武事》《庄子事》《天台山之事》等。有人将这种表演,看成是宗教剧的初级形式。

田乐源于古代日本的田舞,是一种很古老的技艺表演,大约产生于公元8世纪前后。它起源于农事活动和丰收庆典。表演时,以鼓、笛为伴奏乐器,演员头戴花笠,脚踩木屐,以歌舞演农事。猿乐据说是中国散乐的讹传,“散乐”在日语中写作Sangaku“猿乐”在日语中写作Sarugaku,读音和拼写都十分相近。在平安末期,田乐扣猿乐逐渐合流,混为一体,亦即外来的乐舞与日本民族固有的杂艺相互融合,形成一种有类中国百戏的包罗万象的技艺性表演,这样的表演受到民众的喜爱,并逐渐显示出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勃勃生机。

『肆』 日本的歌舞伎和能(能剧)言(狂言)是分开两种东西吗在线等,急

能剧和狂言属于两种不同的戏剧类型形态。“能剧”表现的是一种超现实世界,其中的主角人物是以超自然的英雄的化身形象出现的,由他来讲述故事并完成剧情的推动。现实中的一切,则以面具遮面的形式出现,用来表现幽灵、女人、孩子和老人。“狂言”则是以滑稽的对白、类似相声剧一样的形式来表演。无论是能剧还是狂言,剧本所采用的语言均为中世纪时的口语。能剧及狂言在今天的社会中,遇到的最大威胁,就是青年人对古老戏剧失去了兴趣。 就其广义而言,能戏 包含了喜剧形式的狂言,它在14世纪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专业戏剧。 虽然能戏和狂言乃是一道发展起来并且密不可分的,但是他们在许多方面确实大相径庭。能戏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象征的舞台艺术,其重要性在于稀有的美学氛围里面的仪式和暗示。而狂言的主要意义在于让人发笑。

『伍』 日本式的滑稽短剧——狂言如何

在中世纪的日本社会,当作为戏剧艺术的能,越来越向着贵族化、典雅化方向发展的时候,一种对剧场中欣赏者之庄严情绪进行调解的戏剧机制产生了,这就是狂言的演出,它有类中世纪欧洲流行的幕间短剧,以诙谐、搞笑、耍闹的手法,显示自身生动、活泼的喜剧特性。尽管在当时人们将其看成是旨在博人一笑的俚俗之作,但它却与能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狂言一词,据说是来源于汉语,原指“狂言绮语”,引义为夸大其词、疏狂放荡之语。由于能的演出所表现的幽冥晦暗之气,不得不借助狂言加以缓解、排遣、能中文雅艰深的唱词,不得不借助狂言加以解释、阐发,因此,尽管狂言演员的社会地位远不及能的艺人,而且一旦演过狂言,便再不可以参加能的演出,但是,狂言作为能之演出中加演的小节目,还是显示了其自身的存在价值。

能与狂言就艺术风格而言,有很大的不同。

“狂言与能乐比较,确有很多特点。能以演唱为主,文辞典雅华丽,狂言全是通俗白话。能多写悲剧性的故事,狂言只是表现喜剧性的生活片段。能多描写过去的事,狂言则是反映现实生活。能主要是歌颂贵族英雄勇将,狂言专门嘲笑大名和僧侣。能受到武士贵族阶层的支持,进入了贵族的官邸,成为贵族阶级的专有物,而狂言还在广大的人民中间流传。”

起初,狂言对能的依附作用比较明显,它主要是用来注解能的剧情和言词的,但是越到后来,它的独立性便越明显,人们似乎不再满足于将一个刚刚看到的深沉、幽玄的故事,被人换一种语气再复述一遍,而愿意看到一些新东西。于是,狂言中出现了与能毫不相干的独立内容。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一种演出的序列,即在两出能的演出中间,夹演一出狂言。在一般情况下,一次完整的演出,应当有5出能,4出狂言。狂言多是演出者的即兴之作,人们口耳相习,得以流传,因此在其流行之初,剧本很少形诸文字。直到1587年,日本才有了第一部《狂言集》问世,里面收录的狂言有200多篇。

狂言是独幕剧,一气演完,不分场,它的戏剧结构与能大体一致,也包括序、破、急三段,一出狂言的演出,仅需两,三个演员,主角也叫“仕手”,配角叫“挨答”。剧中人一般没有具体的姓名,只要有一个说明身份的代称就可以了,如侯爷、仆等。

狂言以对白为主,有时也加唱一些民间小曲,这些小曲不像能那样,有一定的格律限制,狂言演员的服装是日常性的,不刻意追求美观,化妆也十分简单,除了扮演神怪,狂言演员在演出时一般都不戴面具,舞台动作也比较接近生活,没有一定的程式。

演出时,主角一上场,先是自报家门,语词简洁明快,如“我乃住在京都的一个庸医是也”(见于《雷公》),“我乃近地大家都知道的一个赌徒是也”(见于《偷孩贼》),报过家门之后,接下来是一段比较长的道白,以说明故事的来龙去脉,以便为喜剧情节的展开作铺垫,接着演员进入角色,如在《雷公》中,在天上大耍雷光电火的雷公,一不小心跌下云层,在地上摔坏了腰之后,恰巧碰上一位庸医,此人将粗针用锤子钉进雷公腰部,把他搞得痛苦不堪后,竟然理直气壮地索要医疗费,天上的雷公自然拿不出人间的银两,结果尴尬异常。

在《偷孩贼》中,赌徒来到一富户家中,准备偷些东西以做赌资。他翻过墙头,拆毁人家的篱笆,进入房门,正要得手之时,恰被主人发现。狂言的高潮和结尾来得比较急促,一般会显示两种结局,一是和解型的,二是冲突型的,如在《雷公》中,交不出医疗费的雷公,只好向人们保证,今后再不敢乱施淫威,要以风调雨顺来报答世人。而在《偷孩贼》中,被主人发现了的偷盗行为宣告破产,在“来人呀,抓住他!别叫他跑了!别叫他跑了!”的呐喊声中,小偷只有抱头鼠窜。

由此可见,狂言中主,配角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往往各自代表了矛盾冲突的两极,雨不像在能中那样,配角是主角的助手或陪衬。

能的含蓄、典雅之美,不为狂言所有,狂言显示的是直抒胸臆、嬉笑怒骂之气。能意在神韵,而狂言意在讽刺。如在《两个侯爷》中,就颇能见出狂言的机智、幽默的诙谐之趣:

两个侯爷(即大名)闲来无事,相约去逛庙会,为了出行方便,他们没带仆人。可是养尊处优惯了的侯爷,连各自的佩刀都不愿自己拿,于是,便颐指气使地耍起了威风,命令一个过路人给他俩当一回临时仆人,替他们拿佩刀。佩刀递到了过路人手中,情势立刻发生了变化:一方是手无寸铁,另一方是大刀在握。两个侯爷傻傻地蹲在路旁,不知所措。过路人便嘲笑他俩像一对鸡,说“就在那里,给我装作斗鸡吧”。昔日可一世的侯爷,此时战战兢兢,果然学着斗鸡的样子做起了斗鸡表演。过路人看够了斗鸡,又命令两个侯爷脱去外衣,学着不倒翁的样子摇来摇去,授着又命令他俩唱小曲。两个侯爷不敢怠慢。惟命是从,一一照做。这出狂言将当时日本社会权倾一时、不可一世的权贵人物,放入特定的喜剧性情境之中,通过他们从骄横到怯懦的对比,显示了统治阶级色厉内荏的本质。在观众的嬉笑声中,显示了普通民众的聪明才智,以及他们对权贵阶层的蔑视。

『陆』 东京有看艺妓或者狂言表演这样的传统剧的小剧场么

在东京的一些表演馆内会有 时间具体不清楚费用我也没看过 只听老师说过 交通看你方便

『柒』 日文中的 「狂言(きょうげん)」 跟中文的狂言意思一样吗

狂言是一种抄兴起于民间,穿插于能剧剧目之间表演的一种即兴简 中国昆曲与日本狂言短的笑剧,是猿乐能与田乐能的派生物。
狂言与能一样,同属于日本四大古典戏剧,因为它也可以算是能剧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它和能剧放在一起合称“能乐”。因为狂言属于喜剧型科白剧,所以相对于典型的悲剧型歌舞剧----能剧的最大区别在于,它通过在现实世界中取材的人物或事件用幽默的方式给武士和其他贵族阶级以辛辣的讽刺。并且因为其作品都是从庶民的生活中取材,再以当时的口语演出,所以比起能剧更能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而成为一种最为典型的平民艺术形式。

『捌』 日本能与狂言的演出顺序是什么

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一种演出的序列,即在两出能的演出中间,夹演一出狂言。在一般情况下,一次完整的演出,应当有5出能,4出狂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