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清京剧接受外国文化吗因素吗

早在九十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人试用京剧程式来表现外国题材的戏了。一九零四年积极倡导改良戏曲的京剧名伶、剧作家汪笑侬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和屈辱媚外,他激于义愤编写了一出外国题材的京剧名叫《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应该说是京剧最早演外国戏的先例。该剧取材于波兰亡国,惨遭外国瓜分的历史教训,明确表现民主思想和反抗民族压迫的倾向。同年八月五日在上海“春仙茶园”首演,蔡元培先生在他主办的《警钟日报》上发表评论,称这个戏是“演剧改良之开山”、“梨园未有之杰构”。汪笑侬自己也写了一首题为
《题瓜种兰因新戏》的诗:
国香散尽野兰芳,七月食瓜热血凉,请就前因证后果,感情安得不心伤。
一九零七年六月,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组织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根据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当年秋天,王钟生在上海创办的春阳社也演出了这个戏,当时没剧本,就请许啸天改编成京剧剧本,按京剧的形式演出。演员全部穿西装,虽然念白较多,但还是使用锣鼓,唱的是皮簧京腔,登场也有引子、定场诗,演员有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等。
第二年,夏月润、夏月珊、潘月樵等受日本留学生的影响,在上海南市十六铺建起了“新舞台”,邀请了赵君玉、赵如泉等演员,演出了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改编的京剧《新茶花》,又一次轰动一时。
辛亥革命之后,有小谭鑫培之称的京剧演员贾洪林和旦角周蕙芳(艺名小桃红)在北京演出了《法国血手印》。贾洪林在剧中饰法国律师,穿西服革履,戴眼镜,留八字胡,模仿洋人口吻。这是北京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京剧外国戏。不久,上海新舞台由夏氏兄弟和毛韵珂等演出了京剧《英国血手印》。
三十年代初,尚小云排演了根据古代印度一个传说改编的《摩登迦女》,为了真实地反映异国生活,尚小云对剧中人物扮相、服饰、台步、唱腔等方面作了许多大胆改革尝试,不仅跳西洋舞,伴奏也取西洋乐器。著名琴师杨宝忠被邀拉小提琴为之伴奏,别开生面,新意迭出。在三十年代北平中华戏校还排演过焦菊隐根据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京剧《铸情》。
到四十年代,天津稽古社科班张春华等演出了《侠盗罗宾汉》,这是第一个以外国体材演出的京剧武打戏,戏中使用了真剑,不少格斗拚杀场面激烈,惊心动魄。
建国后,言慧珠于一九五四年根据朝鲜剧本改编演出了《春香传》,剧情揭露了官僚的腐败与残暴,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言慧珠用梅派唱腔,委婉动听,感人至深。
一九五八年,著名作家范钧宏根据蒙古人民共和国同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三座山》,由中国京剧院张云溪等演出,文唱武打俱全,还有不少蒙古舞蹈动作,以及马术和京剧传统程式,热情奔放。

B. 戏剧介绍

全国各地戏曲简介
1、昆曲
昆曲,又称“昆腔”、“昆剧”,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它源于江苏昆山,明中叶后开始盛行,当时的传奇戏多用昆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昆曲特色的南昆外,还在全国形成许多支脉,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昆曲的风格清丽柔婉、细腻抒情,表演载歌载舞、程式严谨,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原被称为“弋阳腔”或“弋腔”,因为它起源于江西弋阳。其特点是表演质朴、曲词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众人和,只用金鼓击节,没有管弦乐伴奏。自明代中叶后,它开始由江西向全国各地流布,并在各地形成不同风格的高腔,如川剧高腔、湘剧高腔、赣剧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对一种戏曲声腔系统的总称。它源出于山西、陕西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特点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击节。然后,它向东、向南发展,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东梆子等。
京剧4、京剧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 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5、评剧
评剧,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于河北、北京一带的梆子戏,它源于山、陕交界处的山陕梆子,经由山西传至河北,结合河北与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唱腔高亢激越,善于表演悲剧情节。河北梆子著名剧目有《蝴蝶杯》、《辕门斩子》、《杜十娘》等
7、晋剧
晋剧,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至山西,结合山西语言特点而形成。现流行于山西中部及内蒙、河北一带。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击节的特点,音乐风格在高亢之余,也有柔婉细腻的一面。表演通俗质朴。著名剧目有《打金枝》、《小宴》、《卖画劈门》等。
8、蒲剧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陕西交界的山陕梆子发展而成,一说此即为原来的山陕梆子。现流行于山西西南部及陕西、河南一带,在声腔上近似于秦腔,语言也用陕西方言。著名剧目有《挂画》、《杀狗》、《杀驿》等。
9、上党梆子
上党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发展而成,流行于山西东南部上党一带。其声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昆曲、皮黄、罗罗腔等。剧目有《三关排宴》、《东门会》等。
10、雁剧
雁剧,也称“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发展而来,流行于山西北部及河北张家口、内蒙古一带。据说它对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剧目有《血手印》、《金水桥》等。
秦腔11、秦腔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剧目有《蝴蝶杯》、《游龟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及河北张家口一带的戏曲剧种,在内蒙民歌及山西民间小调基础上形成,后来又吸收晋剧的表演成份而渐渐成熟。表演生活气息浓郁,曲词通俗。剧目多为表现农村生活的小戏,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剧
吉剧,流行于吉林省的戏曲剧种。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轻快、词句通俗、表演质朴火爆,剧目有《燕青卖线》、《包公赔情》等。
14、龙江剧
龙江剧,流行于黑龙江地区,20世纪50年代在东北“二人转”、拉场戏、影戏及当地民歌基础上形成,表演轻松幽默,曲词通俗。剧目有《双锁山》、《荒堂宝玉》等。
15、豫剧
豫剧,又称“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是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现流行于河南、四川、陕西、台湾、新疆、湖北、北京、河北、山西、山东等省份都有专业豫剧团。原有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派别,现以豫东、豫西调为主。出现过陈素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等著名旦角演员。剧目有《宇宙锋》、《梵王宫》、《穆桂英挂帅》、《红娘》、《花打朝》、《对花枪》和现代戏《朝阳沟》等。
16、越调
越调,河南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因以“四股弦”为主要伴奏乐器,所以也称“四股弦”。音乐为板腔体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员有申凤梅等。剧目有《收姜维》、《李天保招亲》、《诸葛亮吊孝》等。
17、河南曲剧
河南曲剧,河南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区,由曲艺“河南曲子”发展而成。唱腔轻柔婉转,以悲剧内容见长。剧目有《卷席筒》、《陈三两》、《花亭会》等。
18、山东梆子
山东梆子,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荷泽一带,因其地古称“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陕梆子经由河南再传入山东,历经变化而形成。主要剧目有《墙头记》等。
19、吕剧
吕剧,山东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山东中部及江苏、河南一带。20世纪初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发展而成,1950年定名为“吕剧”。吕剧表演富于生活气息,通俗质朴,唱腔曲调简单,易学易唱。所以吕剧在广大农村影响很大。剧目有《王定保借当》、《小姑贤》和现代戏《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剧
淮剧,江苏省地方剧种,流行于江苏、上海及安徽等地区。它起源于江苏民间小戏,后又吸收徽剧的艺术因素而逐渐发展成熟。其表演粗犷朴素。剧目有传统戏《女审》、《三女抢板》和新编戏《金龙与蜉蝣》等
21、沪剧
沪剧,流行于上海一带的地方剧种,源于上海浦东的民歌,后形成上海滩簧调,又受到苏州滩簧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以文明戏的形式在上海演出,并定名为沪剧。剧目多为现代题材,如《啼笑姻缘》、《罗汉钱》、《芦荡火种》等。
22、滑稽戏
滑稽戏,流行于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的戏曲剧种。源于上海的“独角戏”,后发展为滑稽戏,曲调驳杂、表演滑稽。主要剧目有《三毛学生意》、《一二三齐步走》等。
23、越剧
越剧,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它源出于浙江嵊县的“的笃班”,1916年左右进入上海,以“绍兴文戏”的名义演出。先以男演员为主,后变为以女演员为主。1938年后,使用“越剧”这一名称。1942年以袁雪芬为首的越剧女演员对其表演与演唱进行了变革,吸收话剧昆曲的表演艺术之长,形成柔婉细腻的表演风格。出现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等众多艺术流派。越剧剧目有《祥林嫂》、《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五女拜寿》、《西厢记》等。
24、婺剧
婺剧,流行于浙江金华一带的地方剧种,又名“金华戏”。它是一个多声腔剧种。其声腔由高腔、昆曲、滩簧、徽调等组成,各有其剧目及表演特色。剧目有《僧尼会》、《牡丹对课》、《断桥》等。
25、绍剧
绍剧,流行于浙江绍兴、宁波一带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明末。以“三五七”、“二凡”为主要声腔,表演上以武戏见长,风格粗犷、朴实。剧目有《三打白骨精》、《龙虎斗》、《吊无常》等。
26、徽剧
徽剧,流行于安徽、江苏等地区的戏曲剧种,形成于清代中期,系多声腔的剧种,主要声腔为拔子、吹腔、二黄,也兼唱昆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进京为乾隆庆寿,后演变为京剧。剧目多为历史题材,如取材于《三国演义》的《水淹七军》等。
黄梅戏27、黄梅戏
黄梅戏,起源于安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区。它的前身是黄梅地区的采茶调,清代中叶后形成民间小戏,称“黄梅调”,用安庆方言演唱。20世纪50年代在严凤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趋成熟,发展成为安徽的地方大戏。著名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等。
28、闽剧
闽剧,流行于福建地区的戏曲剧种。兴起于明中叶,到清代时已基本形成,只是规模较小。20世纪初爱京剧影响规模渐大,声腔基本完备,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调和板歌五种。剧目有《炼印》、《天鹅宴》等。
29、莆仙戏
莆仙戏,福建地方戏,旧称“兴化戏”,明中叶时已完全成熟,流行于莆田、仙游一带。音乐为曲牌体,表演颇具古意,典雅抒情。剧目有《张协状元》、《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等。
30、梨园戏
梨园戏,一种历史久远的戏曲剧种,可看成戏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时期的南戏,如《朱文走鬼》、“荆、刘、拜、杀”等。20世纪50年代后,又编演了《董生与李氏》、《节妇吟》等剧目。
31、高甲戏
高甲戏,流行于福建晋江、龙溪一带,起源于清代中期,后吸收了梨园戏的表演因素及剧目,渐成规模。20世纪20年代又受到京剧的影响,渐渐成熟。它以丑角为主要行当,表演状如牵线傀儡,很有特色。剧目有《连升三级》、《金魁星》等。
32、赣剧
赣剧,流行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戏曲剧种,由明代的弋阳腔发展而来,系由弋阳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等多种声腔组成的剧种。剧目有《窦娥冤》、《荆钗记》、《珍珠记》、《还魂记》等。
33、采茶戏
采茶戏,流行于江西各地的戏曲剧种,主要由当地茶农采茶时所唱的歌曲小调结合民间歌舞发展而成。江西采茶戏分分东、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剧目有《孙成打酒》等。
34、汉剧
汉剧,一般指流行于湖北、河南、陕西等地的戏曲剧种,源出湖北地区,旧称“楚调”或“汉调”,主要声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黄腔,迄今为止已有近三百年历史。主要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广东也都有汉剧,均为多腔剧种,与湖北汉剧迥然不同。
35、湘剧
湘剧,即湖南省的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长沙、湘潭一带,源出于明代的弋阳腔,后又吸收昆腔、皮黄等声腔,形成一个包括高腔、低牌子、昆腔、乱弹的多声腔剧种。剧目以高腔、乱弹为主,如《琵琶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36、祁剧
祁剧,又称“祁阳戏”,流行于湖南祁阳、邵阳一带,源出明代弋阳腔,声腔以高腔为主,兼唱昆曲、弹腔。剧目有《目连传》、《精忠传》、《夫子戏》、《观音戏》等。
37、湖南花鼓戏
湖南花鼓戏是对湖南各地花鼓、花灯戏的总称,其中包括长沙花鼓、岳阳花鼓、常德花鼓、衡阳花鼓、邵阳花鼓等,它们各有不同的舞台语言,形成了各自的风格。花鼓戏的表演朴实、欢快、活泼,行当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长于扇子的毛巾的运用。剧目有《打鸟》、《刘海砍樵》等。
38、粤剧
粤剧,流行于广东、香港、东南亚等粤语语言区。形成于清初,由外地传入的高腔、昆腔、皮黄、梆子等声腔与当地民间音乐结合而成。音乐为板腔体、曲牌体兼用。剧目有《搜书院》、《关汉卿》等。
39、潮剧
潮剧,流行于广东汕头、福建南部及台湾等地区。主要受外地传入在弋阳腔、昆腔及汉调的影响,形成于明代中叶,在剧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陈三五娘》、《扫窗会》、《芦林会》等。
40、桂剧
桂剧,流行于广西东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区,明末清初时形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唱昆腔、高腔、吹腔等腔调。剧目有《抢伞》、《拾玉镯》、《柜中缘》等。
41、彩调
彩调,原名“调子”或“采茶”,流行于广西地区。在当地民间歌舞基础上形成,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1955年定名为“彩调”。其表演自由活泼,富于生活气息。最为著名的剧目是《刘三姐》。
42、壮剧
壮剧,流行于广西、云南等壮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分为南路和北路两派。前者源于当地的“板凳戏”,主要剧目有《文龙与肖尼》;后者源于“双簧戏”,主要剧目有《宝葫芦》。
川剧43、川剧
川剧,四川省地方剧种,流行于四川及其周边地区。由昆腔、高腔、胡琴、弹戏、灯戏部分组成,各有其剧目。川剧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诙谐幽默,富于生活气息。主要剧目有传统戏《玉簪记》、《柳荫记》、《活捉王魁》等,新编戏《死水微澜》、《变脸》、《金子》等。
44、黔剧
黔剧,流行于贵州省的地方剧种,由曲艺“文琴”发展而成,主要以扬琴为伴奏乐器,地方特色浓郁。剧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剧
滇剧,流行于云南及四川、贵州部分地区的地方剧种,形成于清末民初。由外来的丝弦、襄阳调和胡琴戏三种声腔组成,经丝弦腔为主。剧目有《牛皋扯旨》、《闯宫》等。
46、傣剧
傣剧,流行于云南省傣族聚居区,形成于清中叶,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并吸收京剧、滇剧的艺术营养而形成。以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表演古朴,载歌载舞。剧目有《娥并与桑洛》等。
47、藏剧
藏剧,即流行于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区的戏曲剧种,用藏语演唱。形成于十七世纪,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间传说为现内容。演员表演时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开场,名为“顿”;第二部分为戏,称为“雄”;第三部分为结束时的祝福,称为“扎喜”。剧目以《文成公主》最为有名。
48、皮影戏
皮影戏,也叫“影戏”、“灯影戏”、“土影戏”。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中国影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以河北唐山一带的驴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发展成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艺、灵巧的操纵技巧和长于抒情的唱腔音乐的综合艺术。[2]
49、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戏",大约形成于16世纪中叶,19世纪初叶已趋成熟。流行于山西北中部、内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陕西北部,是华北地区较有影响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
北路梆子传承乏人、演出市场萎缩等问题长期困扰着北路梆子,这个古老的剧种正盼望着有关方面能对其加以抢救和保护。
董志伟
著名北路梆子青年演员董志伟是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优秀演员,董志伟带领的奇芳北路梆子青团,是个生机勃发的剧团,以董志伟、董存虎、等一批实力相当的演员,演出剧目有《血手印》、《王宝钏》、《金水桥》、《四郎探母》等传统剧目,发扬北路梆子。
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C. 请介绍一种戏曲

【越剧】
1、简介: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越剧仅次于京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亦有“全国第二大剧种”之称。
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在海外亦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由来:
清末起源于浙江嵊县,即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由当地民间歌曲(落地唱书)发展而成。
3、特点:
越剧长于抒情,以唱为主,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灵秀之气。
越剧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起源于浙江嵊州,发祥于上海。
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演变。以“才子佳人”题材为主,艺术流派纷呈。
4、优秀剧目:
《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祥林嫂》、《西厢记》、《桃花扇》、《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孟丽君》、《山河恋》、《李娃传》、《北地王》《九斤姑娘》、《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盘夫索夫》、《送花楼会》、《柳毅传书》、《陆游与唐琬》、《胭脂》、《追鱼》、《情探》、《汉宫怨》、《春江月》、《桐江雨》、《花烛泪》、《孔雀东南飞》
5、了解更多:
http://ke..com/view/16781.htm
6、参与讨论:
http://tieba..com/f?kw=%d4%bd%be%e7
(网络·越剧吧)

D. 求赵志刚越剧《沙漠王子》全剧本或者台词

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葬花,金玉良缘,焚稿,哭灵出走
梁祝--草桥结拜内,十八相送,楼容台会
何文秀--狱中,桑园访妻,哭牌算命
盘妻索妻--洞房
西厢记--琴心
血手印--法场祭夫,三杯酒
祥林嫂--问天
追鱼--书馆,观灯
双烈记--夸夫
春香传--爱歌
孟丽君--探病(见画像)
沙漠王子--算命
碧玉簪--三盖衣,送凤冠
珍珠塔--赠塔,后见姑
情探--阳告,行路
李娃转--曲江责子,莲花落,剔目
北地王--哭祖庙
孔雀东南飞--雀离,雀盟,人去楼空
杜十娘--怒沉
山河恋--送信
浪荡子--叹钟点

E. 茶馆和白毛女两个剧本表现手法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主题相同:都在表现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封建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的日益加深。
2.两部作品都是在舞台上表现,都可以靠舞台的背景、演员的表演、演员的服装等表现作品的内容。

不同:1《茶馆》借欲泰茶馆来反映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的中国变迁,一个大茶馆就一
个小社会。描写了两个不同的时代,纯属于写实的作品。《白毛女》深刻地表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农村的基本矛盾,即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批判了现实的社会。
2.虽然两部作品都是在舞台上表现,但是《茶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现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和人物的心里。《白毛女》是芭蕾舞剧,演员们没有语言只是靠舞蹈的形体动作,脸上的表情,背景音乐、以及每个演员的舞蹈互动来表现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3.《茶馆》采取的是冰糖葫芦串式结构,地点高度集中而时间高度分散,全剧矛盾冲突高潮迭起但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人物众多,结构严谨。《白毛女》时间、地点不集中,全剧主要借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在收缴地租时被杀喜儿立誓要为父报仇,来描写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矛盾冲突单一化。
4.对女性的描写和有所不同。《茶馆》中康六的女儿康顺子面对贩卖只是一味的忍受。而
《白毛女》中喜儿面对黄世仁被迫用杨白劳血手印签下的卖身契时,所表现的是反抗,最后尽管被押解去黄世仁家中,可是还是不对恶势力低头,任然表现出反抗,能够更完整地体现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反抗统治者的美德表现的是女性的解放思想。
5. 《白毛女》的基调是浪漫主义的。这种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安排
和抒情歌唱之上,剧本通过这些方面,尽力表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茶馆》对国民性的揭示,对旧社会美好事物的凭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

F. 越剧哪些剧本比较受欢迎

越剧已经过了百年的历史发展,长期的实践演出积累了大量的上演剧,其中有影响而又经常演出的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王老虎抢亲》、《五女拜寿》、《红楼梦》、《西厢记》、《何文秀》、《玉堂春》、《血手印》、《打金枝》、《玉蜻蜓》、《碧玉簪》、《珍珠塔》、《祥林嫂》、《西园记》、《春香传》、《白蛇传》、《孟丽君》、《李娃传》、《盘妻索妻》、《盘夫索夫》、《柳毅传书》、《沙漠王子》《九斤姑娘》《陆游与唐琬》、《孔雀东南飞》、《追鱼》、《情探》等

G. 比较《茶馆》和《白毛女》两个片段 你能发现这两个剧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

相同点:1.主题相同:都在表现对当时社会的控诉,封建主义对社会的影响的日益加深。
2.两部作品都是在舞台上表现,都可以靠舞台的背景、演员的表演、演员的服装等表现作品的内容。
不同:1《茶馆》借欲泰茶馆来反映19世纪末以后半个世纪的中国变迁,一个大茶馆就一
个小社会。描写了两个不同的时代,纯属于写实的作品。《白毛女》深刻地表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农村的基本矛盾,即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批判了现实的社会。
2.虽然两部作品都是在舞台上表现,但是《茶馆》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对话来表现文章所表达的含义,和人物的心里。《白毛女》是芭蕾舞剧,演员们没有语言只是靠舞蹈的形体动作,脸上的表情,背景音乐、以及每个演员的舞蹈互动来表现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
3.《茶馆》采取的是冰糖葫芦串式结构,地点高度集中而时间高度分散,全剧矛盾冲突高潮迭起但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人物众多,结构严谨。《白毛女》时间、地点不集中,全剧主要借杨白劳被地主黄世仁在收缴地租时被杀喜儿立誓要为父报仇,来描写广大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矛盾冲突单一化。
4.对女性的描写和有所不同。《茶馆》中康六的女儿康顺子面对贩卖只是一味的忍受。而
《白毛女》中喜儿面对黄世仁被迫用杨白劳血手印签下的卖身契时,所表现的是反抗,最后尽管被押解去黄世仁家中,可是还是不对恶势力低头,任然表现出反抗,能够更完整地体现劳动人民坚贞不屈的反抗统治者的美德表现的是女性的解放思想。
5.
《白毛女》的基调是浪漫主义的。这种浪漫主义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情节安排
和抒情歌唱之上,剧本通过这些方面,尽力表现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茶馆》对国民性的揭示,对旧社会美好事物的凭吊,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

H. 写越剧剧本有那些人,几岁了都

尹老袁老傅老范老王老她们写剧本的??!oh my god!雷呃,太彪悍了阿!!
徐进你知道就不说啦,红楼梦和梁祝阿太出名了。
傅骏先生也很有名,但是06年去世了,享年75吧,作品有血手印
我喜欢的是顾锡东,可惜老先生03年去世了,享年应该80吧,五女拜寿令人难忘啊
还有吴兆芬不得不提呀,吴老今年也70多了吧,王老的孟丽君就是她编剧的
现在比较出名的还是罗怀臻,罗大叔应该50多岁,真假驸马,梅龙镇什么都是他写的,大剧作家
年轻的么有余青峰,挺红阿,估摸着30多岁,老带帽子的那个,写那个赵氏孤儿的

I. 京剧有外国剧情么

早在九十多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人试用京剧程式来表现外国题材的戏了。一九零四年积极倡导改良戏曲的京剧名伶、剧作家汪笑侬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和屈辱媚外,他激于义愤编写了一出外国题材的京剧名叫《瓜种兰因》(又名《波兰亡国惨》),应该说是京剧最早演外国戏的先例。该剧取材于波兰亡国,惨遭外国瓜分的历史教训,明确表现民主思想和反抗民族压迫的倾向。同年八月五日在上海“春仙茶园”首演,蔡元培先生在他主办的《警钟日报》上发表评论,称这个戏是“演剧改良之开山”、“梨园未有之杰构”。汪笑侬自己也写了一首题为
《题瓜种兰因新戏》的诗:
国香散尽野兰芳,七月食瓜热血凉,请就前因证后果,感情安得不心伤。
一九零七年六月,中国在日本的留学生组织春柳社,在日本东京演出了根据美国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大型话剧《黑奴吁天录》。当年秋天,王钟生在上海创办的春阳社也演出了这个戏,当时没剧本,就请许啸天改编成京剧剧本,按京剧的形式演出。演员全部穿西装,虽然念白较多,但还是使用锣鼓,唱的是皮簧京腔,登场也有引子、定场诗,演员有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等。
第二年,夏月润、夏月珊、潘月樵等受日本留学生的影响,在上海南市十六铺建起了“新舞台”,邀请了赵君玉、赵如泉等演员,演出了根据法国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改编的京剧《新茶花》,又一次轰动一时。
辛亥革命之后,有小谭鑫培之称的京剧演员贾洪林和旦角周蕙芳(艺名小桃红)在北京演出了《法国血手印》。贾洪林在剧中饰法国律师,穿西服革履,戴眼镜,留八字胡,模仿洋人口吻。这是北京舞台上第一次出现京剧外国戏。不久,上海新舞台由夏氏兄弟和毛韵珂等演出了京剧《英国血手印》。
三十年代初,尚小云排演了根据古代印度一个传说改编的《摩登迦女》,为了真实地反映异国生活,尚小云对剧中人物扮相、服饰、台步、唱腔等方面作了许多大胆改革尝试,不仅跳西洋舞,伴奏也取西洋乐器。著名琴师杨宝忠被邀拉小提琴为之伴奏,别开生面,新意迭出。在三十年代北平中华戏校还排演过焦菊隐根据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的京剧《铸情》。
到四十年代,天津稽古社科班张春华等演出了《侠盗罗宾汉》,这是第一个以外国体材演出的京剧武打戏,戏中使用了真剑,不少格斗拚杀场面激烈,惊心动魄。
建国后,言慧珠于一九五四年根据朝鲜剧本改编演出了《春香传》,剧情揭露了官僚的腐败与残暴,具有反封建的斗争精神。言慧珠用梅派唱腔,委婉动听,感人至深。
一九五八年,著名作家范钧宏根据蒙古人民共和国同名歌剧改编的京剧《三座山》,由中国京剧院张云溪等演出,文唱武打俱全,还有不少蒙古舞蹈动作,以及马术和京剧传统程式,热情奔放。

J. 越剧血手印全剧台词

越剧《血手印》全本唱词
伴 唱:春风传来百鸟鸣,粉强绿树绕白云。
行过栏杆近园亭,万紫千红花如锦。
王千金:良辰美景艳阳天,难解愁眉开笑颜。
想当初林王两家牵红线,只望是青春夫妻到百年。
又谁知林门不幸家道变,老父贪财嫌贫贱。
他一心要退旧时婚,我女儿家的心事向谁言?
纵然我堂前争过好几回,宛转求告千百遍。
怎奈是石上泼水空费力,我珠泪暗弹心如煎。
秋 月:小姐呀!你天大的心事抛一边,
雪 春:看五彩风筝挂半天。
王千金:想风筝虽能飞翔云霄间,行动哪有鸟方便?
一个儿关山千里任高飞;一个儿背后长线有人牵。
林招得:人穷万事不如意,风筝断线随风飞。
挂在那家树梢间,花园正好门不闭。
四下无人我上树去,但只见秋千荡处有佳丽。
她人面更比桃李艳,百花羞得将头低。
那丫环好像是雪春姐,我身在王家花园里。
莫非是那千金就是我王氏妻?心慌鞋子落下地。
王千金:下秋千,步轻移,
雪 春:亭中静坐下盘棋。
王千金:见鞋面绣上鱼化龙,分明是我亲手缝。
日前已送林相公,为何落在花园中?
莫非是雪春未曾到林家,私下送给小书童?
王千金:未婚夫妻初相逢,有话不知诉何从?
只见他一身穿戴是我送,我心中暗喜脸发红。
林招得:未婚夫妻巧相逢,有话不知诉和从?
一阵春风做月老,我此身犹如在梦中。
雪 春:一个儿七分欢喜三分窘;一个儿情在默默无言中。
小姐呀!
你常为婚事心悲痛,今日里正可相对诉苦衷。
姑爷呀!
小姐不嫌你贫穷,今日里何不相对诉苦衷?
林招得:我只道自古荒田稗草生,父女都是势利人。
那天雪春送衣来,方知小姐一片心。
王千金:幼年两家早联姻,我千金原是你林家人。
送衣做鞋是分内事,相公你何必挂在心?
林招得:不谈联姻倒还罢,提起婚事我怒气生。
当年林家门第富,你父自愿结成亲。
自从我父身亡故,又遭大火烧家门。
母子茅屋暂栖身,家贫挑水过光阴。
那一日天汉桥边翁婿会,路上行人都谈论。
说什么天不平地不平,半天落雨半天晴。
女婿街坊挑水卖,岳父骑马来游春。
他回家召来我娘亲,逼写退书要赖婚。
白纸黑字盖手印,从此两家就断了亲。
王千金:老父前庭赖了婚,后堂劝我攀高亲。
我咬紧银牙不做声,将婚书撕得碎纷纷。
王千金:此地不能长谈论,有人撞见是非生。
我心头之话都讲明,你回家禀告老娘亲。
就说你妻王千金,不是欺贫爱富人。
林郎呀!挑水生涯苦万分,你文弱书生难担承。
我有心赠你金和银,此时不便上楼行。
你今夜三更到园门,我三百两黄金交雪春。
拍手为号门前等,怕夜半月黑认不清,这支金钗做凭证。
林招得:小姐抬爱深感恩,三百两黄金我不敢领。
王千金:有了金,有了银,你安心勤读过光阴。
一旦荣归得功名,那时再提旧时婚。
扎彩花轿到门庭,高头大马骑郎君。
吹吹打打上大厅,不怕老父不答应。
张培赞:好运凭空天上来,张培赞心花朵朵开。
今日培圃到花园,只见那小姐与姑爷私相会。
他们是约好今夜三更天,三百两黄金相交代。
我花园等待雪春来,假意冒充林姑爷。
怕他伸手要凭证,我把秋月房中金钗偷出来。
待等黄金到了手,有钱逍遥多自在,多自在。
雪 春:月无光,星稀明,夜行不敢手提灯。
黄金三百带在身,一路摸黑向前行。
脚下步子放得轻,只怕惊动府中人。
今夜里送了姑爷三百金,但愿得吉日花轿到大厅。
小姐婚姻称了心,雪春心里也高兴。
林招得:我倚在门口送夕阳,坐等更鼓三声响。
灯下懒得读文章,只觉时光分外长。
我一路行来我心欢畅,眼前已经是王府墙。
果然园门未关上,天黑无灯不见光。
一再拍手无回响,不知雪春在何方?
林招得:见尸首魂飞魄散心惊慌,凭空引来祸一场!
此地千万留不得,被人撞见要受冤枉。
我急急忙忙出园去,心慌意乱回家往。
王千金:耳听更鼓四声响,不见雪春回闺房。
绣楼久等心绪乱,我左思右想意彷徨。
莫不是林郎已将约期忘?莫不是他突然急病卧倒床?
莫不是婆婆不领其中情,横加阻拦不肯放?
莫不是雪春携金起歹意,未赠林郎走他乡?
想雪春非但同我容貌像,忠诚待我情谊长。
定是无端生变故,越思越想越惆怅。
顾不得月黑风高月昏暗;顾不得露冷苔滑湿罗裳;
顾不得鹅楣涩道金莲痛,毛骨悚然心慌忙;
顾不得夜暮森森花园闯,寻找雪春与林郎。
风筝依旧挂树上,猛然见雪春她……浑身是血命已亡!
林 母:听此言来魂魄消,人命关天怎得了?
王春老贼心奸刁,此事内中有蹊跷。
必定是父女同谋施毒计,自杀丫环设圈套。
林招得:林王两家本有亲,招得与小姐早联姻。
只为近年我家贫,那王春势利要赖婚。
那天我郊外放风筝,花园里巧遇王千金。
相见不忘夫妻情,约我取银在三更。
我夜半摸黑进园去,不知何人杀雪春。
跌在尸上惊在心,浑身鲜血染衣襟。
慌乱匆忙回家行,敲门贴上血手印。
句句言语都是真,还望大人审冤情。
林招得:凭空怎来双金钗?倒叫我心中费疑猜。
思前想后我心明白,我如今大梦方醒来。
说什么千金有情爱,却原来是父女串通将我害!
怪不得雪春死在花园内;怪不得相约故意赠金钗。
林招得:打得我皮碎肉烂心痛碎,身受冤枉招何来?
小生本是读书辈,缚鸡无力怎杀害?
平日我行为素端正,左右乡邻可问来。
若说杀人为了财,家中可有脏银在?
不是小姐约我来,夜半怎会园门开?
人命不是儿戏事,大人啊!
你身坐开封要明察秋毫,为民伸冤做主裁!
林招得:手上捏笔重千斤,狼毫如刀纸勾魂。
只可恨清平世界不清平,朗朗乾坤也混沌。
林招得原非穷书生,街头卖水自安分。
想不到狂风骤起,血手印落罪名陷入公门。
若非你假诺言一诺千金,怎会有月三更命案缠身?
眼见得白发娘亲谁照应;眼见得招得再难诉冤情;
眼见得断头台上多冤鬼;眼见得野草荒冢埋孤魂。
我呼天唤地有何用?咬牙关落狼毫自留恶名。
薛 超:打开状纸看分明,却是礼单送上门。
“传家之宝金壶瓶,孝敬国舅薛大人。
只为穷婿杀雪春,谋财害命罪不轻。
还望公堂施严刑,早日处斩早称心。”
王春既然礼上门,我这里顺水推舟做人情。
王千金:黄叶飞,秋风吹,心头愁闷推不开。
曾记得那日夫妻花园会,约定三更取银来。
又谁知雪春平空遭杀害,林郎含冤身犯罪。
恨的是闺中女儿难出外,公堂无法去质对。
我恳求老父做主裁,他却是装聋作哑不理睬。
秋 月:姑爷身犯杀人罪,老爷是一份厚礼进衙内。
传家之宝金壶瓶,稀世奇珍无处买。
薛超受贿乱判刑,今日里午时三刻要问斩!
王千金:凭空惊闻凶信来,万支乱箭穿胸怀。
你不为良民审冤情,贪脏枉法太不该!
虎毒尚且不食子,你心比豺狼更凶残!
林郎啊!
只望冤情能审清,夫妻再能重相会。
谁知晴天霹雳响,生离死别两分开!
王千金:今日里女儿要出闺门法场行,水酒三杯祭夫君。
王 春:日前堂上已退婚,林王两家断了亲。
王千金:爹爹无有翁婿义,女儿却有夫妻情。
王 春:林家贫寒还不论,招得行为少德行。
如今穷婿要受刑,正可别嫁攀高亲。
王家颜面最要紧,法场祭夫难容忍!
王千金:我打定主意不变更,你徒劳口舌白费心。
我要去要去定要去,
王 春:不能不能万不能!
王千金:今日爹爹不放行,女儿一死了残生!
王千金:抬头看窗外天午时已近,号炮响人头落永远离分。
血泪墨迹写祭文,法场高读诉冤情。
林 母:急匆匆快步行走,顾不得饥饿难受。
只为我儿把冤申,告遍南北衙门口。
恨的是冤状转过多少手,世间清官哪里有?
方才听得有人传,说道是包大人放粮回朝走。
我头顶冤状拦轿喊,拼得一死将儿救。
林 母:一见贱人我怒气生,父女串通丧良心!
退了婚约不罢休,还施毒计害儿命!
佛口蛇心装有情,花言巧语谁相信?
我拦轿告状要进城,哪有工夫把假话听?
若是状纸能告准,审清冤枉儿重生。
善恶分明讲公正,你们父女要做刀下人;
若是状纸告不准,冤沉海底要送命。
老身纵然死九泉,做鬼也要报仇恨!
秋 月:林家把你当仇人,何必再往法场行?
王千金:婆婆不知内中情,林郎总知我的心。
林招得:含冤受屈身遭杀,世道不公无王法!
王千金:林郎啊!
林招得:一见贱人怒满腔,父女同谋毒心肠。
借刀杀人将我害,你就可另抱琵琶别嫁郎。
正是那蜜糖言语砒霜心,满脸笑容藏刀枪。
分明是万众人前哭我死,掩人耳目装凄凉。
王千金:你不问情由破口骂,骂得我痛心疾首话难讲。
方才我路遇婆婆将我打,肚中苦水似汪洋。
只道夫君知我心,谁知也会不体谅。
林郎呀!
说什么“父女同谋毒心肠”,可记得送衣送鞋到门墙?
我若要另抱琵琶别嫁郎,又何必花园相约赠银两?
不是夫妻关痛痒,我今日怎会到法场?
你看我满身都穿孝衣裳,难道我还想做新娘?
林招得:听罢言,仔细想,小姐确是真心肠。
当初既送衣与鞋,又花园相约赠银两。
她无情怎会身穿孝?害我又何必到法场?
小姐呀!
方才冲撞请原谅,临死之人话荒唐。
你待我情深义高我永难忘,我临死还托事三桩:
第一桩我死后无钱难埋葬,求你买口薄棺枋;
第二桩我死后留下白发娘,往你照顾能赡养;
第三桩我死后你莫再为我太悲伤,愿你嫁个如意郎。
王千金:耳听号炮一声响,我急断肝肠无主张。
秋 月:小姐呀!
你快将酒饭祭姑爷,不能耽误过时光。
王千金:林郎啊!
扶君先饮头杯酒,眼泪落杯随酒流。
林郎啊!
你身后之事莫担忧,白发婆婆我侍候。
林招得:含泪饮过头杯酒,我连酒带泪都进口。
小姐呀!
你如此贤德世少有,招得感激在心头。
王千金:扶君再饮二杯酒,双手发抖酒外流。
林郎啊!
你我就像这半杯酒,难配夫妻到白头。
林招得:含泪饮过二杯酒,酒少泪多咽下喉。
小姐呀!
酒剩半杯还有留,我与你未成夫妻永分手。
王千金:扶君连饮三杯酒,壶空酒尽心碎透。
林郎啊!
可恨老天无理由,善良之人不保佑。
林招得:含泪饮过三杯酒,酒虽尽来我泪还流。
小姐呀!
今生无缘再聚首,但愿来世再配佳偶。
王千金:耳边听得二声炮,午时即刻就来到。
只见那刽子手一旁执钢刀,吓得我三魂六魄飞九霄。
我心如绞,泪似潮,怕听耳边三声炮。
林郎啊!
但等你此饭咽下喉,再要相逢见不到。
天边忽然狂风起,飞沙走石惊乱草。
天啊!
莫非你也知林郎受冤枉?那为何天下无公道?
王千金:刽子手声声催叫,我这里心惊肉跳。
狂风起飞沙走石,倒不如石沙拌饭,拖延时辰慢开刀。
林招得:临死一碗祭奠饭,你……你狠心还石沙将饭淘!
王千金:劝林郎切莫怒恼,为妻有苦衷相告:
一碗饭顷刻下咽,有石沙边拣边挑。
只因为法场不斩吃饭人,我夫妻多见一面也是好。
林招得:小姐呀!
你一片苦心我错怪,请恕招得话粗暴。
恨的是纵有石沙千万粒,王法如山挽不了!
王千金:我抬头向天苦求告,但愿时辰永不到!
包 拯:带回人犯案重审,看罢案卷心思忖。
问过了老林母知其家境;问过了林招得明其冤情。
分明是文弱书生,怎会做行凶之人?
疑云重重难定论,后堂再问王千金。
包 拯:三月初三夜三更,你可曾相约林生取黄金?
王千金:听说林家多贫困,赠金聊表夫妻情。
包 拯:夜半花园犯人命,你在绣楼可知情?
王千金:不见雪春转回行,夜探花园方知情。
包大人!
只怨老父想赖婚,推石落井下毒手。
一份厚礼进衙门,送与国舅薛大人。
传家之宝金壶瓶,王春奉敬写分明。
薛超受贿乱判刑,只落得皂白不辨冤难伸。
包 拯:花园约他赠黄金,可有何物做凭证?
王千金:恐怕夜深认不清,一支金钗将他赠。
王千金:这支钗儿重,这支钗儿轻。
轻的钗儿假,重的钗儿真。
包 拯:她夫妻畅谈叙衷情,哪防隔墙有耳听!
既说出花园赠金,那一旁偷听、见财起意、盗钗诈骗、谋财害命,定是王府之人!
薛 超:王春送我金壶瓶,礼尚往来无罪名。
你审不出真凶是何人,乱用金牌罪不轻!
我看你满堂人犯都已问,只是还少一个人。
若得此人上堂来,水落石出案分明。
若问此人名和姓,被害丫环叫雪春。
包拯、王千金:薛超提起小薛春,分明挖苦我包拯(包大人)。
灵机一动妙计生,哪怕真兄不招认!
张培赞:原以为王春势利想赖婚,薛超受贿乱判刑。
我可以逍遥法外一身轻,谁知法场来包拯!
这些天他明查暗访到处问,吓得我心惊肉跳不安定。
借酒壮胆胆不壮,酒不醉人人已昏。
倒不如趁早离开是非地,带走黄金远逃生。
常言“人死无凭证”,再大的本领也审不清。
秋 月:你还我的命来!
张培赞你狠心肠,三月三半夜三更起盗心黄金抢。
杀我雪春一命亡,暗下毒手丧天良。
张培赞:雪春姐听我讲,那夜里无法想。
你高声喊要起祸殃,我不杀你就难下场。
秋 月:杀人就改命来偿,包公面前伸冤枉!
张培赞:还望姐姐能宽放,黄金还你也无妨。
秋 月:三百两黄金哪里放?
张培赞:小屋后面地下放。
秋 月:雪春面前难说谎,
张培赞:如有欺骗见阎王!
王千金:贼子啊!
你谋财害命贼心肠,害得我夫妻好凄凉。
他受尽牢狱苦折磨,我抛头露面祭法场。
若非来了包大人,冤沉海底何处讲?
我咬紧银牙将贼打!
伴 唱:幸得清官包大人,法场死囚得重生。
患难夫妻两成婚,真情堪颂王千金。
望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