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大鼓
A. 幽默歇后语大全
一二三四五六七--- 忘(王)八 
三年不屙屎---粪胀(混帐) 
灰堆里烧山药---都是些灰(混)蛋  
肉骨头敲鼓---荤(昏)都 都 
肉骨头吹喇叭---荤(昏)都都 
肉锅里煮汤圆---荤(昏)蛋 
茅房里打灯笼---照屎(找死) 
跌在竹园里---该扦(千)死  
戏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戏台上的鞭子 -- 加码(假马) 
观音堂里着火 -- 妙哉(庙灾) 
孙猴子坐金銮殿 -- 不象仁(人)君 
寿星打靶 -- 老腔(枪) 
寿星弹琵琶 -- 老生常谈(弹) 
麦柴秆吹火 -- 小气(器) 
弄堂里跑马 -- 题(蹄)难出 
扯胡子过河 -- 谦虚(牵须)过度(渡) 
扯铃扯到半空中 -- 空想(响)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耻(刺) 
护国寺买骆驼 -- 没那个事(市) 
花椒掉进大米里 -- 麻烦(饭)了 
苍蝇飞进牛眼里 -- 找累(泪)吃 
豆渣贴门神 -- 不沾(粘) 
豆箕柴着火 -- 着急(箕) 
豆腐干煮肉 -- 有份数(荤素) 
豆腐乳做菜 -- 哪还用言(盐) 
两口子锄地 -- 不顾(雇)人 
两百钱的花生 -- 有得驳(剥) 
两手捧寿桃 -- 有理(礼) 
两把号吹成一个调 -- 想(响)到一块来了 
旱魅拜夜叉 -- 尽(精)见鬼 
园外竹笋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气(夫妻) 
秀才做诗 -- 有两手(首) 
秃子脱帽子 -- 头名(明) 
何家姑娘给郑家 -- 正合适(郑何氏) 
肚子里撑船 -- 内行(航) 
龟盖量米 -- 什么声(升) 
饭锅里冒烟 -- 迷(米)糊了 
床底下点蚊香 -- 没下文(蚊) 
冻豆腐 -- 难办(拌) 
冷锅炒热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贴门神 -- 话(画)中有话(画) 
沙石打青石 -- 实(石)打实(石) 
沙滩上行船 -- 搁(起)浅了 
没角的牛 -- 假骂(马) 
没有赶庙会 -- 莫急(挤) 
没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没钱买海螺 -- 省些(吸) 
怀儿婆过独木桥 -- 铤(挺)而(儿)走险 
怀里揣马勺 -- 诚(盛)心 
怀里揣棉花 -- 软(暖)心 
怀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穷人买米 -- 一声(升)头 
穷木匠开张 -- 只有一句(锯) 
补锅匠栽筋斗 -- 倒贴(铁) 
张天师下海 -- 莫(摸)怪 
张天师跪在泥水里 -- 求情(晴) 
张果老的驴 -- 不见奇(骑) 
公鸡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鸡脑袋上磕烟灰 -- 几(鸡)头受气 
鸡啄蚂蚁 -- 正合适(食) 
纳鞋底不用锥子 -- 真(针)好 
纸做的栏杆 -- 不能依(倚)靠 
纸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纸糊的炉子 -- 过(锅)来就不行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驴皮贴墙上 -- 不象话(画) 
拐子进医院 -- 自觉(治脚)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窑 -- 步步倒霉(煤) 
拉胡子过大街 -- 谦虚(牵须) 
画上的马 -- 不奇(骑) 
枣核截板 -- 没几句(锯) 
卖布不带尺 -- 存心不良(量) 
卖虾米不拿秤 -- 抓瞎(虾) 
营火虫的屁股 -- 没大量(亮) 
和尚打伞 -- 无法(发)无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没事(寺) 
和尚拖木头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庙) 
和尚的脑壳 -- 没法(发) 
斧子破毛竹 -- 着急(斫节) 
鱼池里下网 -- 多余(鱼)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骑老虎 -- 狐假(驾)虎威 
狗长犄角 -- 洋(羊)气 
狗吃豆腐脑 -- 闲(衔)不着 
狗吃青草 -- 装样(羊) 
狗吃黄瓜 -- 错了时(食) 
盲人做油条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镜 -- 聪(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带盐) 
炒咸菜放盐 -- 太闲(咸)了 
炕上安锅 -- 改造(灶) 
河边洗黄莲 -- 何(河)苦 
河里长菜 -- 不焦(浇) 
油浇蜡烛 -- 一条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无灰 -- 专(砖)等着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图(涂)表面 
泥菩萨身上长草 -- 慌(荒)了神 
泥鳅打鼓 -- 乱谈(弹)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锯) 
空中挂灯笼 -- 玄(悬)了 
空梭子补网 -- 没法治(织) 
空棺材出丧 -- 目(木)中无人 
空蒸笼上锅台 -- 争(蒸)气 
肩膀上放烘笼 -- 恼(脑)火 
线板上的针 -- 憋(别)着 
春天的果园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头 -- 专门找差(岔)儿 
玻璃菩萨 -- 明白人(神) 
赵匡胤卖包子 -- 御驾亲征(蒸) 
赵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红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庙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爷的马 -- 不见奇(骑) 
城隍老爷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爷戴孝 -- 白跑(袍) 
药店里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药铺里开抽屉 -- 找玩(丸) 
茶食店里失火 -- 果然(燃) 
茶馆里招手 -- 胡(壶)来 
草把作灯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发笑(酵) 
草帽子当锣 -- 想(响)不起来 
草滩失火 -- 留情(青) 
荞麦皮打浆糊 -- 两不沾(粘) 
荆条棵上挂鞋底 -- 扯(刺)皮 
带马桶坐大堂 -- 赃(脏)官 
树小荫凉少 -- 照应(罩影)不到 
树倒了 -- 没影(荫) 
咸肉汤下面 -- 不用言(盐) 
咸盐吃多了 -- 尽管闲(咸)事 
咸菜烧豆腐 -- 有言(盐)在先 
咸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盐) 
咸菜蘸大酱 -- 太严(盐)重了 
歪头和尚拜忏 -- 不对劲(颈) 
面条点灯 -- 犯(饭)不着
B. 有谁知道搞笑漫画日和里的北京大鼓书是啥东西
北京的一种特色 。。讲故事吧 就跟炉鼎记伟小宝刚开场的那段
C. 求湖北大鼓介绍大神们帮帮忙
湖北大鼓以唱为主,夹以念白,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击鼓板,边唱说。既风趣幽默,又通俗易懂。  下载地址 http://down.uutang.com/softview/SoftView_397.html  中国曲艺曲种。流行于湖北省武汉、黄陂、孝感、麻城、浠水、黄岗等地。原称“鼓书”、“打鼓说书”...《拦马》等。现代曲目多编演短篇,如《反浪费》、《新女儿英雄传》等。  湖北大鼓  湖北大鼓与湖北评书不同,以唱为主,夹以说白,以鼓板为主要乐器,演员边击鼓边唱说,风趣幽默,通俗易懂。  张明智——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擅长湖北大鼓,国家一级演员,有着五十年的舞台生涯的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语言幽默,表演泼辣大方,演唱优美而富于韵味,雅俗共赏,独树一帜;拥有众多的观众和追星族,在湖北地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录制了四十多盒磁带和五十多部MTV,畅销省内外,并在多部喜剧电视剧中担任主要角色,曾被评为湖北省及武汉市劳动模范、慈善大使、湖北省文艺明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及武汉市优秀专家。现任湖北省曲艺协会副大大,武汉市红金龙说唱艺术团名誉团长、艺术总监。是一位公认的德艺双馨的曲艺艺术大师。
满意请点赞
D. 澧州大鼓搞笑段子文字
有许多时候,最简单的和最无分歧的真理,在它能传播以前须伪装一下;最人道和最神圣的思想,得像小偷一样戴上假面具和面纱偷偷摸摸地从后门运出,因为前门有巡捕和当局的雇佣军们看守着。 —— 茨威格
E. 谁有搞笑的相声,名字就可以,多谢各位了
◇我系列:《我要读书》《我要上春晚》《我要幸福》《我要奋斗》《我要反三俗内》《我容要旅游》《我要闹绯闻》《我要玩网游》《我要结婚》《我是黑社会》《我是科学家》《我是文学家》《我这一辈子》《我要吃饺子》《我要下春晚》《我的大学生活》《我是收藏家》《我的奋斗史》《我要恋爱》。
  ◇你系列:《你这半辈子》《你要锻炼》《你压力大吗》《你得学好》《你要做善人》(《你本善良》)《你好,新北京》《你得娶我》《你要折腾》《你要高雅》《你要唱歌》《你是我的玫瑰》。
  ◇怯系列:《怯大鼓》《怯生活》《怯跟班》《怯洗澡》《怯拉车》。
  ◇图系列:《五红图》《叫卖图》《富贵图》《得胜图》《八猫图》《善恶图》《求子图》。
  ◇学系列:《学大鼓》《学梆子》《学叫卖》《学聋哑》《学电台》《学西河》《学评戏》《学小曲》《学跳舞》《学抽烟》。
  ◇大系列:《大登殿》《大串烧》《大审案》《大保镖》《大娶亲》《大禹治水》《大相面》《大上寿》《大福寿全》《大米粒》。
  ◇论系列:《论梦》《吃论》《赌论》《窑论》《论捧逗》《色论》《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五毒论》等。
全是郭德纲的,本人比较喜欢
F. 超级搞笑的顺口溜
叽叽复复叽叽,公鸡泡母鸡。制
考试够刺激,答题靠心机。
上课听不懂,都怪老古董。
老师废话多,麻烦又啰嗦。
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
要我学英文,根本不可能。
至今思项羽,不会说英语。
语文不合格,更显我性格。
数学不合格,老师全负责。
英语不合格,因为我爱国。
考试考得好,全靠同桌好。
考试考不好,同桌做不好。
天天上学愁更愁,老师讲课无离头;
听得我就像梦游,次次批评无理由;
功课多得想报仇,作业做得傻了头;
光阴不似箭,日月不如梭。
功课全靠抄,不然就不交。
上学等放学,放学就过节。
一年又一年,此意恨缠绵。
同学本是同班鸟,一到放学各自飞,一天就这样OK~···
东风吹,战鼓擂,现今世界谁怕谁。
只因南风吹,雨微微,全怪自己太会吹。
天苍苍,野茫茫,作文纸上见四行
G. 幽默笑话/歇后语/癞蛤蟆敲大鼓
癞蛤蟆敲大鼓歇后语
答案:
癞蛤蟆敲大鼓—— 自吹自擂
H. 超级搞笑湖北大鼓剧本
同行何必为难同行
接一个电话说是我领导,要我打5万块钱救急。我说,马上打版钱!睡一觉后,权又来电话了,问怎么还没打钱。
我说急着出来,忘带钱了,只带了两张卡,有钱的那张消磁了,另一张卡没钱。重新办卡要五百块钱,你给我先打五百块重办卡行不?
他听了沉默很久,最后说,咱同行何必为难同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