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郭沫若的话剧《屈原》

郭沫若的书上有

② 话剧郭沫若的《屈原》主要讲述了什么以及观后感!

1、《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

《屈原》创作于1942年1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寇加紧对中国的侵略,集中主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蒋介石则加紧反共,大搞分裂,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同时,在国统区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抗日进步人士。整个国统区成了令人窒息的铁罐头。

面对黑暗如漆的现实,全中国进步的人们都感受着愤怒。郭沫若便以历史剧为投枪,借古喻今,创作了历史剧《屈原》,有意识地“把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并说:“我是有意借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的时代。”
2、《屈原》的矛盾冲突和主题。

《屈原》的矛盾冲突,集中表现为以屈原为代表的联齐抗秦为爱国政治路线与以南后靳尚为代表的降秦卖国的反动路线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斗争。这是全剧的思想冲突和冲突的性质。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迫害和反迫害的斗争,构成了贯穿全剧的动作线。

主题剧作展开这场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的拼死决战,突现了古代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的高贵品质,使全剧充满了崇高的悲剧精神与磅礴的正气。它愤怒地揭露和鞭苔了卖国求荣、昏庸无道、陷害忠良的魑魅魍魉,喊出了“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的时代最强音。
3、屈原形象的性格特点及其意义。

屈原是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忘我的斗争精神是他的性格特点。他热爱祖国和人民,衷心地希望楚国能强盛起来,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意义屈原的形象,是伟大的爱国主义形象。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他的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作者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观后感
历史剧固然是文学创作,不是史实的复写,“艺术上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鲁迅)。然而,由于作者的创作动机、文学见解、个人风格等各方面的不同,他们所创作的历史剧,仍有所不同。有的历史本身的东西多一些,有的以历史真实做基础却更多个人的创造。两种类型各有千秋。郭沫若的历史剧和这时期其他创作者的历史剧,大多属于后一种。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动机,正是出于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他说:“我要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郭沫若正是持着这样的历史观点,从反对投降、反对独裁的现实政治斗争需要出发,以战国时代联合抗秦的故事作题材,创作了《屈原》以及《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等剧作。剧中的历史人物,往往已经不完全同他们的“原型”一样了。
剧中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典型。他心中时时系念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力主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因为他早看透了秦国的野心,认为唯有联合抗秦才能保国安民。一向光明磊落的屈原,根本没有料到南后之流竟然采取那么卑鄙无耻的手段陷害他,横加以“乱宫廷”之类的罪名。屈原把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祸福,看得远远重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冲破一切思想束缚去进行英勇的斗争。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一再忠告,破坏了反侵略统一战线,转而依附秦国。面对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诗人的满腔忧愤,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雷电颂》,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爱国爱民的深切感情,是诗人斗争精神的源泉。
《屈原》剧中,还刻画了两个性格迥然相异的女性形象──婵娟和南后。确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婵娟的存在似乎可以认为是屈原辞赋的象征,她是道义美的形象化。”她由衷地敬爱屈原,崇敬屈原的道德文章。当风云变幻、浊浪排天的时候,她那平日蕴蓄在心中的崇高信仰、优秀品德,真正突现出来。从她对变节投敌的宋玉的有力斥责,从她面对南后淫威所表现的坚定从容,特别是从她生命垂危时那番动人肺腑的倾诉,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竟与橘树同风”的高尚灵魂,一个广大人民道义精神的化身。这个形象对塑造屈原这个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与婵娟相反,南后仅仅为了个人固宠求荣,竟然不惜取媚侵略势力,与秦国暗相勾结,陷害屈原这样的忠良,祸国殃民,而且所采用的手段又是那么的卑鄙无耻。当她的阴谋得逞以后,她更加猖狂、恣肆,彻底暴露了她冷酷残忍的本性。南后这个形象的刻画,对屈原的典型塑造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使屈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品德,益加鲜明突出。
剧中的宋玉,是作为一个“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来塑造的。他虚伪自私、全无操持、趋炎附势、卖身求荣的性格,从另一个角度反衬了屈原,并同婵娟形成鲜明对比。宋玉这个形象,对当时依附国民党反动派的帮闲文人,无疑是有力的鞭挞。
人物塑造的成功,使剧本的深刻主题得到充分表现。观众和读者从这出历史剧中会自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反共投降罪行,蒙受“千古奇冤”的新四军所遭的残杀,……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燃起他们心中的怒火,鼓舞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屈原》一剧中,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它们是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主题表达,都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剧本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譬如,全剧以屈原朗诵《橘颂》开始,结合屈原对于《橘颂》内容的阐发,展露了屈原的人生抱负。因此,屈原时时以橘树的“内容洁白”“植根深固”“秉性坚贞”自励并劝勉青年,要他们“志趣坚定”,“心胸开阔”,气度“从容”“至诚”,特别是要“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这与第二幕南后等策划阴谋时所表现的自私偏狭、卑鄙阴险形成了强烈对比,为随之而来的剧烈冲突做好了准备。婵娟死后,《橘颂》再次出现,首尾呼应。它像是始终回响在一部交响乐中的主旋律,反复出现,以强调剧本的主题──“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再譬如《雷电颂》,则被安排在全剧高潮的波峰浪巅,由主人公屈原独白。这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而且使剧本主题异常鲜明地突现出来。其他如屈原吟咏的《九章》《惜诵》译句,有助于表现诗人蒙受奇耻大辱之初的心情。正因为有这些精彩丰富的诗歌,自然而和谐地穿插在剧本中,才使剧本充溢着浓郁的诗意,具有更加感人的力量。关于《屈原》的创作意图,郭沫若曾经讲过,是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是要“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演出的实践表明,作者的这个目的达到了。1942年春天,《屈原》开始在重庆上演,其反响之强烈,是以往历史剧演出时所未曾出现过的,尽管《屈原》后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禁演,但是《雷电颂》的声音仍然回响在整个山城,常常可以听到群众发出“爆炸了吧……”的怒吼声;“在当时起了显著的政治作用”。
《屈原》不但是这一时期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郭沫若这时期的历史剧,已形成独特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同作者早期的历史剧相比,它们不仅仍保持着鲜明的个性、浓厚的诗意、炽烈的热情等一贯的特色,而且具有了更厚实的现实基础,更充足的信心和更坚定的理想,可以鲜明地显示出郭沫若历史剧革命浪漫主义风格的这种发展和成熟。

③ 屈原歌剧的主要内容

剧情: 歌剧《屈原》是施光南先生生前最后一部大型音乐作品,有总政歌剧团演出。歌剧选择了郭沫若的史诗般的话剧《屈原》作为改编歌剧的基础,使这部结构宏伟、既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历史性,又颇具观赏价值的歌剧,足可能成为中国“大歌剧”的有力证据。追求情节展开的曲折完整、戏剧动作的连贯发展和人物整体形象的刻画,追求歌剧中音乐和戏剧两大构成要素的综合平衡,追求音乐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统一。
旋律浓重的歌唱性格与高度声乐化——是施光南歌剧创作、乃至施光南全部音乐创作最鲜明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在《屈原》中,不但几个主要人物如屈原、婵娟、南后、山鬼等均有优美如歌的咏叹调刻画,譬如,清高、纯洁的《橘颂》,朴实、深情的《我是穷人家的女儿》等等。还有一些重要的合唱(例如“招魂合唱”)、重唱(例如屈原与南后、楚王、张仪等人的对唱与重唱)段落也充满了丰富的旋律描写和动人的歌唱性。其中为男主角屈原所写的一曲《离骚》便是全局的核心,它不仅生动地塑造了主人公的人物性格、形象和行为,而且成了贯穿全剧的正面音乐的支柱,时刻与代表南后——实际上是整个邪恶、保守势力的音乐形象交错起伏地斗争着,最终化入了震聋发 的《雷电颂》而达到了屈原的精神升华的高潮。
《屈原》中的许多重唱、合唱场面以及两者的纵向叠置,既具有丰满厚实的综合音响,又包含着复杂多重的戏剧内容。尤为令人注目的是,作曲家自觉的、有高度目的性的运用了节奏与色彩的对比、映衬手法,在剧中穿插了一些舞曲和风俗性、色彩性的声乐分曲,使全剧音乐对比鲜明、张弛有序,展开富有层次感。

④ 屈原投江的剧本(现代话)100字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⑤ 急求一份《屈原》话剧的剧本!

没有。婵娟是作抄者虚构的理袭想人物。作者创造她是把她当作“诗的魂”、“光明的使者”、“道义美的象征”来写的。在艺术构思中,作者把婵娟作为屈原形象的补充和烘托,力求以婵娟的诗魂来展现屈原辞赋的精神,婵娟的思想品德,是屈原精神的继承,屈原精神的活化。

⑥ 戏剧《屈原》的原文谁有

http://shbbs.soufun.com/1210050616~-1~2779/58631369_58631369.htm
这是《屈原》的《雷电颂》
只找到这个

⑦ 编一个屈原的话剧

去搜一下京剧屈原吧,故事很完整,随便一改就是一出很好的话剧,如果你是学生剧,捡其中的戏核演,也可以

⑧ 话剧《屈原》有哪几幕

话剧《屈原》有以下五幕:

第一幕,屈原教育学生宋玉,要像橘树一样“独立不倚”,在大波大澜的时代“生要生得光明,死要死得磊落”。并且通过侍女婵娟的口交代,秦国使者张仪游说楚王,诡称秦以商於六百里之地予楚,条件是楚齐绝交。屈原则主张“联齐抗秦”,目标是成就统一大业。

第二幕,南后在楚宫内廷设计陷害屈原,假装晕倒在屈原怀里造成调戏自己的假象。楚王罢了屈原的官并且改变主张,宣布和齐国绝交同秦国修好。

第三幕,屈原跑回自己家,他的愤怒被大家认为是疯了,于是乡邻为其招魂,屈原出走。

第四幕,屈原路遇众人,痛骂张仪怒责南后,楚王大怒之下把屈原关进东皇太一庙。

第五幕,婵娟找到屈原,误服毒害屈原的毒酒而死,屈原逃往汉北。

(8)屈原话剧全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在这个热闹的时代,让我们重读《屈原》,回望诗人的命运。

上个世纪初话剧出现于中国,带着新鲜的趣味和蓬勃的生机,以及明显稚嫩的特征,中国人并没有完全了解话剧的构造和编织的规律,就已经开始把它当做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有力武器了。

郭沫若1942年1月写的话剧《屈原》便是这样的作品,它不成熟却切中时代的要害,那些看来十分明显的文学缺陷,都被鲜明的主题和昂扬的激情所掩盖,成为呼唤爱国主义、抵抗日本侵略的风云之作。

⑨ 屈原课本剧剧本

《屈原》(一)<br>
人物表<br>
屈 原--执着理想、宁折不屈、人格辉煌的诗人 <br>
灵 秀--感情忠贞、智慧沉静的少女 <br>
南 后--柔媚骄横的贵妇、私重情浓的母亲 <br>
张 仪--执着目的、不择手段、多谋善辩的政治家 <br>
诚 实--虽有诚实却无坚贞的人 <br>
楚怀王--志大胸狭、喜怒无常的君王 <br>
靳 尚--追逐权力的奴隶,身居高位的小丑 <br>
灵 慧--殉葬的生灵 <br>
渔 夫--一个世俗的老者<br>
群 众--若干 <br>
<br>
第一集 <br>
[浑天浊地的长江上,背负拖舟重荷的纤夫们艰难的前行。他们从喉里、从心里发出悲凉高亢的呼号声…… <br>
旁 白:历史上竟有这样的奇迹,一个人的存在与死亡溶入了永恒的宇宙,结合于大自然的轮回,两千多年来成为华夏子孙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品格的追求!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一位诗人--屈原。让我们回到两千二百年前,听一听他的心声…… <br>
[公元前约二八六年,楚国的都城郢都城里,左徒府前大街 <br>
[众生哭嚎声越来越大 <br>
诚 实:灵秀姐,你看,那边来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咦,那边怎么又来一支送亲的队伍?灵秀姐,你怎么哭了? <br>
灵 秀:诚实,你难道看不出来?这是殉葬啊! <br>
诚 实:这就是用活人殉葬? <br>
礼 官:(高呼)行礼!一拜、二拜、三拜,起灵! <br>
诚 实:等一等,你们等一等…… <br>
屈 原:停止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 [众声音急停 <br>
屈 原:起来,孩子,难道你是自愿把青春奉献给曾侯? <br>
殉葬女:……不…… <br>
屈 原:难道你迷恋那豪华的坟丘? <br>
殉葬女:(不知所措,惊恐地摇头)不…… <br>
屈 原:那好,起来,跟我走。 [众哗然。 <br>
灵 秀:先生,不能,不能啊! <br>
屈 原:与其为这无辜的生灵痛惜流泪,不如立即制止这种惨无人道的陋习常规!<br>
礼 官:左徒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br>
屈 原:礼官,我要带走这个姑娘。 <br>
礼 官:……那怎么行,她是曾侯的殉葬品! <br>
屈 原:她是个有灵性的人。 <br>
权贵甲:用生灵殉葬是神圣的祖制! <br>
权贵乙:它早已镌刻在不容侵犯的钟鼎! <br>
权贵丙:用生灵殉葬是天经地义的! <br>
屈 原:有这么多的金银珠宝,难道还填不满一个王侯的虚荣心,非要让拥挤的墓穴,再去吞噬一个无辜的生命! <br>
靳 尚:对,对,左徒大人说得有理,用生灵殉葬确实是惨无人道的陋习……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呀! <br>
众 人:(喧哗)对呀。 <br>
靳 尚:左徒大人,不让曾侯用生灵殉葬,他们庞大的家族恐怕不会答应。 <br>
众 人:(怒潮般地吼起)不答应,我们不答应! <br>
老夫人:左徒大人,曾侯是两朝元老,功盖千秋。这个女子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舞姬,就让她跟曾侯一同去吧。 <br>
屈 原:老夫人,左徒多有冒犯。曾侯大人,国家元老,功盖两朝,理应厚葬。可是,老夫人,您看看,这个孩子尚且年幼,倘若她也是曾侯的家族,您也舍得把她活活地埋葬吗? <br>
老夫人:左徒大人,我求求你了…… [曾侯家族纷纷、哀求。 <br>
靳 尚:左徒大人.这样下去恐怕要出事呀!起灵,起灵! <br>
礼 官:起灵!<br>
屈 原:慢!大王已授命于我制定《宪令》,我已把废除殉葬写入…… <br>
灵 秀:(急忙制止)先生,记住您和大王的约定。为了千秋大业,何妨有一两次小小的进退!<br>
屈 原:如果连眼下一个美好的生灵都任其侮毁,还妄谈什么天下百姓的安危!礼官,你们想要用这个姑娘殉葬,必须从我的尸体上踏过! <br>
权贵乙:屈原!不要以为你赢得大王的恩宠,就可以肆意横行,我这把宝剑早就想在你身上捅个千疮百孔! <br>
屈 原:好! <br>
屈 原:孩子,走! <br>
众 人:左徒大人……不可以呀!……这是曾侯的葬礼……! <br>
屈 原:此事在大王那里我定有交待。曾侯的家族,我愿以重金将此女赎买。否则我等着你们来血洗我的家宅。走,孩子! <br>
[众人议论着散去,只留下张仪、靳尚 <br>
张 仪:一场好戏啊,可惜结局令你心中不快! <br>
靳 尚:张仪大人,刚才为什么你一言不发? <br>
张 仪:我是秦国的使节,这是你们楚国的内政,我能说什么呢?不过你可曾留意上刚才屈原说的大王授命于他制定《宪令》…… <br>
靳 尚:《宪令》? <br>
张 仪:对,《宪令》!它才是这盘死棋中的活眼。
靳 尚:可恨屈原这狂徒,他和大王有莫逆之交,满朝文武也拿他无可奈何。
张 仪:因为你们的满朝文武,不过是些目光短浅的庸碌之辈,只知在方寸之间争长夺短。

⑩ 郭沫若的剧本《屈原》

《屈原》(一)
人物表
屈 原--执着理想、宁折不屈、人格辉煌的诗人
灵 秀--感情忠贞、智慧沉静的少女
南 后--柔媚骄横的贵妇、私重情浓的母亲
张 仪--执着目的、不择手段、多谋善辩的政治家
诚 实--虽有诚实却无坚贞的人
楚怀王--志大胸狭、喜怒无常的君王
靳 尚--追逐权力的奴隶,身居高位的小丑
灵 慧--殉葬的生灵
渔 夫--一个世俗的老者
群 众--若干

第一集
[浑天浊地的长江上,背负拖舟重荷的纤夫们艰难的前行。他们从喉里、从心里发出悲凉高亢的呼号声……
旁 白:历史上竟有这样的奇迹,一个人的存在与死亡溶入了永恒的宇宙,结合于大自然的轮回,两千多年来成为华夏子孙一代又一代的精神、品格的追求!创造这个奇迹的是一位诗人--屈原。让我们回到两千二百年前,听一听他的心声……
[公元前约二八六年,楚国的都城郢都城里,左徒府前大街
[众生哭嚎声越来越大
诚 实:灵秀姐,你看,那边来了一支送葬的队伍……咦,那边怎么又来一支送亲的队伍?灵秀姐,你怎么哭了?
灵 秀:诚实,你难道看不出来?这是殉葬啊!
诚 实:这就是用活人殉葬?
礼 官:(高呼)行礼!一拜、二拜、三拜,起灵!
诚 实:等一等,你们等一等……
屈 原:停止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 [众声音急停
屈 原:起来,孩子,难道你是自愿把青春奉献给曾侯?
殉葬女:……不……
屈 原:难道你迷恋那豪华的坟丘?
殉葬女:(不知所措,惊恐地摇头)不……
屈 原:那好,起来,跟我走。 [众哗然。
灵 秀:先生,不能,不能啊!
屈 原:与其为这无辜的生灵痛惜流泪,不如立即制止这种惨无人道的陋习常规!
礼 官:左徒大人,你这是干什么?!
屈 原:礼官,我要带走这个姑娘。
礼 官:……那怎么行,她是曾侯的殉葬品!
屈 原:她是个有灵性的人。
权贵甲:用生灵殉葬是神圣的祖制!
权贵乙:它早已镌刻在不容侵犯的钟鼎!
权贵丙:用生灵殉葬是天经地义的!
屈 原:有这么多的金银珠宝,难道还填不满一个王侯的虚荣心,非要让拥挤的墓穴,再去吞噬一个无辜的生命!
靳 尚:对,对,左徒大人说得有理,用生灵殉葬确实是惨无人道的陋习……可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呀!
众 人:(喧哗)对呀。
靳 尚:左徒大人,不让曾侯用生灵殉葬,他们庞大的家族恐怕不会答应。
众 人:(怒潮般地吼起)不答应,我们不答应!
老夫人:左徒大人,曾侯是两朝元老,功盖千秋。这个女子是他生前最喜欢的舞姬,就让她跟曾侯一同去吧。
屈 原:老夫人,左徒多有冒犯。曾侯大人,国家元老,功盖两朝,理应厚葬。可是,老夫人,您看看,这个孩子尚且年幼,倘若她也是曾侯的家族,您也舍得把她活活地埋葬吗?
老夫人:左徒大人,我求求你了…… [曾侯家族纷纷、哀求。
靳 尚:左徒大人.这样下去恐怕要出事呀!起灵,起灵!
礼 官:起灵!
屈 原:慢!大王已授命于我制定《宪令》,我已把废除殉葬写入……
灵 秀:(急忙制止)先生,记住您和大王的约定。为了千秋大业,何妨有一两次小小的进退!
屈 原:如果连眼下一个美好的生灵都任其侮毁,还妄谈什么天下百姓的安危!礼官,你们想要用这个姑娘殉葬,必须从我的尸体上踏过!
权贵乙:屈原!不要以为你赢得大王的恩宠,就可以肆意横行,我这把宝剑早就想在你身上捅个千疮百孔!
屈 原:好!
屈 原:孩子,走!
众 人:左徒大人……不可以呀???馐窃?畹脑崂瘛???
屈 原:此事在大王那里我定有交待。曾侯的家族,我愿以重金将此女赎买。否则我等着你们来血洗我的家宅。走,孩子!
[众人议论着散去,只留下张仪、靳尚
张 仪:一场好戏啊,可惜结局令你心中不快!
靳 尚:张仪大人,刚才为什么你一言不发?
张 仪:我是秦国的使节,这是你们楚国的内政,我能说什么呢?不过你可曾留意上刚才屈原说的大王授命于他制定《宪令》……
靳 尚:《宪令》?
张 仪:对,《宪令》!它才是这盘死棋中的活眼。
靳 尚:可恨屈原这狂徒,他和大王有莫逆之交,满朝文武也拿他无可奈何。
张 仪:因为你们的满朝文武,不过是些目光短浅的庸碌之辈,只知在方寸之间争长夺短。